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我认为无论是在餐饮还是用水用电等方面,每一位国民都应该立足于我国是人口大国这一基本国情,将古人“粒粒皆辛苦”的传统节俭美德传承发扬下去,吃、穿、住、行都要做到取之有度,用之有节。
树牢“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忧患意识。祸患常积于忽微,我们不能因为只是浪费了一滴水、一粒米、一度电就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微小事物往往是造成祸患的“元凶”。今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粮食面临着巨大的考验,疫情的突发已经为我们铺张浪费的行为敲响警钟。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要在生活水平与物质基础不断提升的新时代背景下绷紧忧患意识这根弦,从身边一点一滴小事着手,反对铺张浪费,节约好眼前的资源。
树牢“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的问题意识。常言道,勿以恶小而为之。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要树立问题意识,把奢侈浪费看成是一种最大的恶行。能否克勤克俭,关系到事业的成败。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好大喜功、奢靡浪费,一味追求淫佚享受,国家最终走向衰亡。这也提醒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奢侈浪费的严重性,在工作和生活中严格遵守厉行节约的各项规定,不让铺张浪费问题滋生,形成良好节约的新风尚。
树牢“历览前贤家与国,成由勤俭败由奢”的大局意识。勤俭节约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基本要求。在勤俭节约这一基本美德面前我们要提高政治站位,勤俭节约不仅对个人、对家庭、甚至对整个国家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人无俭不立,家无俭不旺,国无俭不兴,我们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征程,击败一个又一个困难、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与我们始终秉持着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息息相关。勤俭节约,既体现出每个公民的道德修养,也折射出一个国家的文明素养。(书坊乡人民政府 刘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