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困难面前豁得出,关键时刻冲得上,不计报酬、不较得失,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与病魔抗争。这是今年战疫人最真实的写照。全力护佑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经济可以按下暂停键,但生命没有“返回键”。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疫,也是一场用誓言、信念、坚持、大爱融铸而成的誓死保卫战。
生命至上,人民为先。坚持、坚守、坚强、坚定、坚韧,严冬终已过去,明媚的春光如约而至。在这场亲历并见证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中国担当、中国特色的疫情防控保卫战、阻击战中,上至3个多月的婴儿、下至期颐的百岁老人,我们的国家始终将人的生命放在首位,不惜一切代价全力救治,最大限度的护佑着人民生命、人民健康。在这里人的生命就是最大的人权。
艰苦奋斗,砥砺前行。隔离病毒却隔离不了心的距离;隔离城市更隔不断举国人民的同心情谊;雷神山、火神山见证中国速度,方舱医院上演一幕幕暖心的情景剧;以生命赴使命舍生忘死,生死状、请战书、捐器官……;秉持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将科学规律贯穿至科学决策、病毒治疗、技术攻关等全过程,为科学战胜疫情提供强大科技之撑;积极与各国分享抗疫经验,为世界各国抗疫提供人道援助,用大国责任和担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精辟概括并深入阐释了伟大抗疫精神,那就是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中国在突如而至的疫情中所表现出的责任和担当就是抗疫精神的生动诠释。通过疫情充分展现了抗疫精神的深度融合。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以人为本、民本为先的德治思想融合,高度体现了国家治理体系的完整性和优越性。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精神和国家治理能力的有机融合,体现在勠力同心、举国驰援的速度、力量和成效。
继承精神,基层为先。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弘扬抗疫精神于我们基层工作者而言,首先要在立足基层、服务好基层群众下功夫,为基层群众办好民生事、困难事、实在事。其次要与时俱进,提高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依法依规解决好群众纠纷、化解矛盾。三是要有担当和奉献精神,特殊问题、特殊困难、特殊时期能挺得上、扛得动、打不垮。
基层是国家组织中最基本的细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在基层,弘扬抗疫精神不是空话,要转化在实实在在为民服务中,用事实说话、用业绩考量,用群众的口碑二维码来验证。(孙丽平 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回龙乡均中村党群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