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 综合资讯 > 正文

强农兴农,推进建设农业强国

2023-03-27 12:02:37 | 来源: 中廉在线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并首次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要求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也决定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和乡村振兴发展的质量。所以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把“三农”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推动实现农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乡村更美丽。

提质提效,让农业更有干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科研人员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农民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要着眼于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在稳定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同时,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技术创新步伐,走出一条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整合资源优势,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构建农村产业体系,是农民致富增收的长远保障,更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根本前提。依托数字技术,促进农村现代化转型。数字乡村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在农村现代化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打造智慧农业,依托5G技术的发展,积极建设农业大数据管理中心,搭建全方位农业数据检测平台,在选种育苗、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强化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推动农业走向标准化、智能化、集约化发展道路。

宜居宜业,让农村更有看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乡村环境更美,生产方式更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活更加便利;公共服务更加健全,百姓日子更加幸福。在乡村建设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要看到“农村基础设施仍不完善,公共服务水平不高,欠账还很多”。因此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是当前的重要工作之一。遵循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要求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结合农民实际需求,同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同当地文化和风土人情相协调,合理确定公共基础设施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也必须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多与农民交流沟通,了解明确的需求同时注重保护、体现特色,充分实现乡村建设与自然生态环境有机融合,进一步提升农民群众的获得感。

富裕富足,让农民更有奔头。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推进农村现代化,不仅物质生活要富裕,精神生活也要富足。”所以要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法治教育,引导农民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方法;传承优秀农耕文化,结合人民群众的共同价值理念,弘扬敦亲睦邻、守望相助、诚信重礼的乡风民风;创新方式方法,用好村规民约等手段,常抓不懈推动农村移风易俗,引导农民群众提精气神、换新面貌。

“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为指导,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扎扎实实做好“三农”工作,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而努力奋斗。(李佳慧河北省沧州市渤海新区黄骅市新村回族乡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情花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