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党建 > 正文

党建引领促发展 乡村振兴添活力

——集宁区党建引领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2022-02-25 16:48:25 | 来源: 中廉在线

近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正式发布,这是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9个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提出,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增收。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新时代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关键在党建引领。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着力把党的组织优势、政治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的行动优势,推进党建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为“十四五”乡村振兴开篇布局打下坚实基础。

注重基层党建引领,绘就“农业强”的新画卷。推动乡村振兴,就要建强基层党组织,发挥基层党组织“火车头”作用。集宁区结合村“两委”换届,注重从现任村干部、本村致富能手、种养殖大户等群体中重点培养选拔,把各类优秀人才推选到村干部岗位,换届后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全面实现“一肩挑”,建设了一支政治素质强、发展能力强的“双强型”农村干部队伍。坚持因村制宜、分类施策,建立了“区级干部包联、部门结对帮扶、乡镇具体负责”的三级联动机制,区级领导在包联乡镇基础上,再联系5-6个自然村作为联系点,定期深入包联乡镇、联系村指导调研工作。全区25个村全部派驻驻村工作队,协调解决村事民情。各乡镇党委切实发挥农村组织建设主体责任,将乡镇、村两级党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形成党委抓、书记抓、主管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引领新格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抓党建促发展,坚决守牢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底线,持续调优农业产业结构,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坚持统筹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产业发展的新平台,确保提高种粮综合效益。各乡镇发挥农合组织在发展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作用,并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党建+互联网+农业”等模式,大力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绘就“农民富”的新画卷。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根本。集宁区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坚持产业富民强村的思路,根据自身特有的文化、环境、地域、产业等优势,因地制宜确定发展方向,科学制定发展策略,按照“一村一策”“一村一品”等方式有序建立产业项目库,在项目建立前期就积极寻找合作伙伴,探索建立优先建立固定资产的集体经济产业模式,不断做大做好农民共同富裕的“蛋糕”。鼓励集体经济企业开展“三品一标”认证、注册品牌,创响一批“土字号”“乡字号”农业品牌,进一步提升高端市场占有率。鼓励集体经济企业开展农产品深加工业,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等新型精深加工产品,延长产业链条,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同时,积极探索“组织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人才育在产业链、农民富在产业链”的“四链富民”模式,以“党组织+”的形式,把党员培养成产业技术骨干,把技术骨干培养成党员,积极引导鼓励党员承包户、党员示范户发展高效特色农业,打造农产品品牌,辐射带动农户投入富民产业,不断拓宽增收渠道,挖掘增收潜力,让农民有活干、有钱赚。

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绘就“农村美”的新画卷。农村美不美,是乡村振兴战略的“试金石”,更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集宁区积极推进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着力促进党的建设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入手,引导村民全面参与乡村治理,持续延伸村党组织服务群众链条,推进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常态化,形成了“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评、事事有人管”的乡村治理新格局。坚持“党支部+党员+群众”,积极推动党建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真正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实现经济与生态效益“双提升”。对照人居环境整治要求,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全面清理村庄内外、道路两侧、沟渠内、村庄周边积存的建筑和生产生活垃圾,有效解决垃圾“围村”和村内“脏乱差”现象。扎实开展农村改厕专项行动。实施道路硬化,对国道进行修补或翻新,实施县乡道路绿化任务,实现村庄街道硬化、夜间亮化和村庄美化行政村达到100%。集宁区一乡一镇切实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示范引领和先锋模范作用,制定并完善村规民约,切实提高乡村治理水平,探索人居环境整治点面结合,把单村“盆景”逐步打造成连片“风景”,让乡村振兴既有“颜值”也有“内涵”。(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委组织部 王龙)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