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凉城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全国、全区、全市组织部长会议精神,坚决扛稳第一责任,着力提升三个“能力”,以三道“工序”,全力绘好凉城“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时代工笔画。
积蓄守正创新“精神力量”,着力提升基层政治领导力。一是学好第一议题。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学思悟贯通、知信行统一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二是用好宣传手段。用好党群服务中心、党建活动阵地2个硬件,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宣传好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用好“凉城先锋”“活力凉城”2个软件,发挥其“短平快”3个特点,持续唱响党的好声音。三是开展丰富活动。通过“主题党日”活动、重走红色路线等方式,组织党员干部到贺龙革命纪念馆、绥蒙革命纪念园、厂汉营革命烈士陵园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参观学习,使党性教育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进一步增强。
备足强基固本“笔墨纸砚”,着力提升基层群众组织力。一是建强组织,打造阵地。为三级党群服务中心配备907名工作人员,进一步提升三级党群服务中心服务群众能力,创建7个市级“五强”党支部,计划打造114个县级“五强”党支部;1个软弱涣散党组织已完成全面整顿工作,1个后进社区党组织阵地建设正在推进中。二是建强队伍,加强培训。不断优化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全面推行“一肩挑”,进一步巩固党组织核心;292名村(社区)“两委”干部参加全县村(社区)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培训,推荐30名现任村(社区)“两委”成员和后备干部进行学历教育提升,对140名党员发展对象进行了培训。三是用好载体,创新机制。将130个村和175个小区全部纳入网格化管理,划分网格845个;大力推进“同创宜居社区、共筑美好家园”行动,全县16个社区全部建立网格志愿者队伍,730名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进社区、亮身份,主动认领志愿服务岗位,参与各项服务活动,解决75个“急难愁盼”问题。成立4家“红色物业”,16个社区同驻区单位开展党建联建活动,签订《社区共驻共建项目协议书》。
勾画三治并进“线条细节”,着力提升基层统筹协调力。一是以自治强心。在基层党组织引领下,充分发挥村(居)民代表作用,通过民主决策,大力倡导协商共议机制,共建美好村社。发挥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作用,对村(社区)重大事项、落实情况、村(居)务公开情况等进行监督,保证民主自治在基层一线焕发生机。二是以法治正心。结合全县基层治理,以网格化为手段实现村(社区)平安管理、智能管理、精准管理。在有条件的村(社区)打造法治文化阵地,健全“村(社区)干部+调解志愿者”的矛盾调解工作队伍,开展“模拟法庭”、以案说法课堂、法治文化汇演等活动,增强村(居)民法治意识。三是以德治润心。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送学上户、送学进门,灵活运用多种宣讲方式,第一时间把党的好声音润物无声地传播出去。大力培育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积极选树“道德榜样”营造向典型学习的良好氛围。(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委组织部 刘敬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