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2024年2月29日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提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既要把握当今科技发展的大方向,又要坚持以我为主,突出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提升科技创新投入效能。而当今科技发展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正在深刻改变着传统产业和商业模式。另一方面,全球范围内的科技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面临着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领跑的艰巨任务。此外,科技发展也带来了诸如数据隐私保护、信息安全等全新挑战,几乎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如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把握科技的发展方向,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
一、 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性。科技自立自强是指一个国家在科技领域具有自主创新能力,不依赖外部技术和资源,能够自主面对各种挑战和竞争。这种能力不仅关乎国家的独立发展和长久安全,也直接影响到国家在全球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当今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尤为重要,因为只有拥有强大的科技实力,一个国家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突出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的意义。突出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是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策略。问题导向意味着我们要把眼光聚焦于解决实际问题,抓住关键技术难题,努力攻克科技创新的“藩篱”;需求导向则要求我们深入了解国家和社会的需求,将科技创新紧密结合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之中。只有把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科技应用的价值并推动产业的升级。
三、 提升科技创新投入效能的途径。提升科技创新投入效能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一是要加大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二是要优化科研体制机制,激励科研人员敢为人先,大胆探索,为其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三是要加强科技管理和知识产权保护,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构建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环境。
四、以我为主的科技自立自强策略。以我为主的科技自立自强策略,要求我们在全球化背景下树立自信,强调自主创新和科技自主可控。这不是排斥国际合作和开放,而是要求更好地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在开放的基础上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核心技术和资源。只有这样,我国才能更好地参与全球科技创新合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五、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路径选择。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路径选择需要具体而深入的思考和实践。一方面,我们需要大力提高科技教育质量,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科技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科技创新的战略布局和规划,明确国家科技发展的长远目标和中长期重点任务,推动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部署深入实施。同时,还需要积极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由企业为主导、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科技自立自强是我国科技发展的迫切需要和战略选择。只有把握当今科技发展的大方向,突出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提升科技创新投入效能,才能真正推动我国科技自立自强战略的落实,实现科技创新的自主可控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周承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