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这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部署,全方位培养和用好青年科技人才的又一重要举措。各地组织部门应充分考虑青年人才特点,尊重科技发展需求,努力锻造成为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良方聚才,广纳青年才俊,厚植人才培育“一方沃土”。“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得人之要,必广其途以储之。”青年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之于党和国家而言,最值得爱护、最值得期待。”只有不断涵养好孕育青年人才的源头活水,科技发展的大树才会更加枝繁叶茂。组织部门要不断健全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培养机制,积极宣扬以“两弹一星”精神为代表的科学家精神,激励青年科技人才继承和发扬老一代科学家科技报国的优秀品质。要引导资金、项目等科研资源不断向基础学科、科研院所倾斜,为人才“沃土”提供孕育温床,避免青年科技人才在“育苗期”出现“营养不良”现象。要注意人才的供需平衡,根据地区发展需要,以“定制化”培养模式不断培养输送最紧缺的人才资源。同时,对领域内有突出成绩和潜力巨大的在校生要给予特别关注,以求贤若渴的姿态铺路搭桥,吸引他们学成后能到最需要的位置上大展身手。
大胆用才,实行人岗匹配,激活人才涌流“一池春水”。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用好用活人才,大胆使用青年人才,激发创新活力,放开视野选人才、不拘一格用人才。”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让更多的青年科技人才进入到社会发展的各个关键节点,就要敢于打破“条条框框”,允许“特事特办”“破格录用”,鼓励“天马行空”中的“真知灼见”,积极发挥各类“奇才”“偏才”“怪才”的独特优势。古人云,“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面对各式各样的青年才俊,切忌“匏瓜空悬、引而不用”的人才浪费,更不能出现“鲁班出征、关公伐木”的人才错位。要精准研究人才个体的强项和弱项、优势和劣势、长处和短处,努力提高青年科技人才与岗位的匹配度,做到“智者取其谋,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让“好钢用在刀刃上”,使各方青年人才各得其所、尽其所长。
真诚留才,解决后顾之忧,营造人才生活“一隅伊甸”。“引进人才难在引心,留住人才重在留心”,唯有用真心、动真情、拿出真举措,从物质保障、服务暖心、精神激励三个角度同时发力,才能让青年科技人才真正留得住、沉得下。留才不能“口惠实不至”,而是要拿出“真金白银”的“诱人条件”,给予一定的经济待遇保障。同时,要健全青年科技人才服务体系,聚焦工作之外“最需要”和“最繁琐”的事,在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医疗健康等生活的方方面面给予全方位照顾,避免把精力浪费在资源竞争上,努力消除一切后顾之忧,确保他们心无旁骛投身工作之中。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比物质激励更重要的是精神激励,要充分落实青年科技人才政治待遇政策,建立健全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完善揭榜挂帅、“赛马”制度,拓宽晋升渠道,让他们“劳有所获”“名利双收”,充分激励青年科技人才干事创业热情。(史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