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 消费 > 正文

锦屏:借“菇”生财 走“菌”俏致富路

2020-03-30 13:27:34 | 来源: 中廉在线

近年来,贵州省锦屏县立足实际情况,深耕农业产业发展“八要素”,瞄准市场需求,将食用菌种植项目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来抓,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或公司)+农户”运营模式进行实施,实现了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经济效益明显提升,辐射带动更加有力。

聚焦“主业”,选准产业,叩开致富门

三月,是春耕的好时节,也是收获的好日子。在锦屏县彦洞乡瑶白村的大球盖菇种植基地里,一朵朵大球盖菇“探”出了头,迎来了采摘期,工人们正忙着采摘、搬运、分拣,一派繁忙景象。

“这个基地共种植大球盖菇28亩,现在是出菇初期,但长得特别快,亩产能有6000斤。农户流转土地赚取流转费,还可以在基地里务工挣钱,采菇按一小时10元计算。”地里即将迎来蘑菇大丰收,忙碌的基地负责人滚安泽脸上挂着喜悦。

“大球盖菇种植技术简单、成本低、产量高,鲜菇肉质细嫩,干菇浓香可口,作为新产品投放市场,颇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瑶白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安庆说。冬天种菇,春天出菇,充分利用了冬季农闲田,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尤其是大球盖菇一次种植可以收获多次,采摘了又生长,可连续采摘两三个月。大球盖菇采摘过后,经过简单的分拣包装,即刻发往市场销售。

目前,全县已实施1072亩食用菌种植项目,项目总投资2252.7万元,其中:土地流转、基础设施建设资金814.5万元,运营周转流动资金1438.2万元。资金来源由三变入股资金进行解决。项目实施的食用菌品种主要有:香菇、木耳、大球盖菇等。

聚焦“服务”,送技上门,插上腾飞翅膀

“徐总,在家吗?”

“在!罗站长正等着您呢。”

徐斌听到县里要派技术指导员来给他技术指导,早早的就到食用菌生产基地,等待从锦屏县农业农村局赶来的高级农技师罗素兰。

徐斌是锦屏县铜鼓镇食用菌生产基地的负责人,据了解该基地占地面积150亩,食用菌棒105万棒,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三变”资金入股,以股金分红和基地务工等方式让当地的贫困户增收脱贫。

农时不等人,当前正是食用菌棒的放气、脱袋和采菇的关键时期。为做好香菇春季采收,罗素兰专门赶来查看食用菌的生长情况,并向基地里的工人们讲解食用菌怎么科学的放气、脱袋和采菇。

“我们在脱袋的时候,切口不可过深,划破薄膜为准,不要伤到菌丝。”罗素兰一边拿着菌棒演示脱袋,一边和工人说。

“县农业农村局经常来我们基地进行技术指导,解决了很多技术难题,给我们食用菌复工复产带来很大的帮助。”徐斌高兴地说。

目前,锦屏县农业农村局积极派出技术人员64人次,下村进行技术指导,并结合各地农业产业,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宣传,着力解决农技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聚焦“效益”,因势利导,腰包鼓起来

在偶里乡皆阳村坝区大球盖菇种植基地,几十个村民们戴着草帽、弯着腰在娴熟又小心翼翼地采摘着肥厚圆润的大球盖菇;有的在装筐、搬运、过称、装车.....大伙汗流浃背,喜笑颜开。

“去年,秋收后我将家里的田流转给公司用于发展产业,还得到了一笔土地流转费用,公司请我来种大球盖菇,每天有100元的工钱,现在大球盖菇长出来了,公司又请我来采摘,每天很轻松就能得80元,我也没想到流转土地发展产业后还有这么多好处,现在的收入比以前只种稻谷翻了几番呢。”正在田里采摘大球盖菇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范秋梅笑着说道。

目前,全县食用菌产业的实施单位为贵州山地美农农业有限公司,公司按固定比例第一年8%、第二年9%、第三年10%的资金使用费进行分红,三年固定分红共计:608.229万元;同时,由各合作社与贵州山地美农农业有限公司合作,项目产生净利润分配比例为:公司占项目10%利润、合作社占项目20%利润,70%利润分配给三变入股的乡镇贫困户。项目预计带动农户劳务增收534.5万元,带动合作社增收96.36万元,带动贫困户增收337.26万元。

聚焦“党建”,夯实基础,红色引擎动力足

在锦屏县三江镇小江村高达坡集体公益林场仿野生黑木耳示范基地,一排排菌棒像是排兵布阵了的“战士”,黑木耳正在萌发。

“这批黑木耳是2019年10月种下的,有10亩6万多棒。现正是盛产期,日产可达300斤以上。近日,通过协调省直机关、县直机关、超市、农贸市场及居民小区以及发朋友圈等方式联系销售渠道,已销售鲜木耳1700斤,收入达6500元。”小江村驻村第一书记田景甲介绍。

为确保群众能脱贫不返贫,田景甲打算把首次收益的7成,分给村里尚未脱贫的13户贫困户,此后再逐步惠及基地所在的坪地组的群众,同时留一小部分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和村级合作社发展基金。

目前,锦屏县通过组织领导,充分贯彻运用“五步工作法”,解决好“推得动、落得实”的问题。把推动农业产业发展作为县、乡镇党政“一把手”惠民工程,实施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抓具体,通过指导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抓实基层党建推动形成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合力,并积极创新“党建+”模式,加强基层组织引领作用。目前,全县71名驻村第一书记、370名驻村干部“下沉”村、社区,化身村社“助手”,在保生产战疫情中始终做好贴心服务,让“红色引擎”持续助力产业发展。(龙见松 龙娟 龙庆榜贵州省锦屏县委组织部办公室)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毕业论文网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