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记者会上指出,中国“人口红利”并没有消失,“人才红利”正在形成,发展动力依旧强劲。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乡镇在乡村振兴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人才则是推动乡村振兴宝贵的资源,在“人才红利”逐渐形成背景下,乡镇要“内外”施策双向出击,打好招才引智“组合拳”,激活“人才红利”助力乡村振兴。
盘活人才存量,激活一池春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乡镇处于国家和社会管理的最基层,管理内容纷繁复杂,是锻炼干部“十指弹钢琴”能力的最好契机。乡镇要积极搭建好交流培养平台,完善选拔考核机制,定制个性化发展路径,通过多岗位锻炼、压担式培养,把干部放到现代产业发展、共同富裕推进、数字化改革等中心工作、急难险重中墩苗历练,以“师徒结对”“同辈互助”“青蓝携手”等方式促进成长,让干部“全科”素质实起来,锻造一支“提笔能写、遇事能干、问策能对”的骨干队伍。
做好人才增量,蓄足源头活水。以党建联建为抓手,强化新农村建设成果宣传,破除年轻人对乡镇“贫穷落后”的刻板印象,增强对人才在乡镇安家创业的“向心力”。产业兴,人才旺。乡镇要着眼现有产业,瞄准未来产业,围绕田园综合体、农村电商和乡村养老等新兴产业,精耕人才供应链,注重充实村镇规划、农经管理和信息技术等方面专业人才,着力形成合理的年龄梯次、性别和专业结构的人才队伍,打造人才聚集“高地”助推乡村振兴开创新局面。
减少人才流量,厚植人才优势。“引才容易留才难”是乡镇长期以来面临的难题,要围绕人才各类急难愁盼问题,落实落细“一揽子”人才政策。政策有温度,工作有热度。由细微处入手打好“感情”牌,动态关注人才住房、教育、医疗等关键“小”需求,畅通渠道与人才“心贴心”,形成“来了就是一家人”热情氛围,解决人才后顾之忧,让人才“开足马力”创大业做大事。(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白泉镇 唐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