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 综合资讯 > 正文

做好三个“藏” 端稳粮食饭碗

2022-09-23 17:08:25 | 来源: 中廉在线

9月22日,在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

“仓廪实,天下安”。古往今来,粮食安全都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强化粮食安全保障,稳住农业基本盘。广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推动科技创新、发扬节约精神,切实保障粮食安全。这就要求我们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民上尽心竭力。

藏粮于地,守住农业生产“命根子”。民以食为天、食以农为源、农以地为本。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更是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和谐共生的重要载体。要让粮食生产的新希望“破土而出”,就需要在藏粮于地上下功夫,要坚持“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要在保持耕地面积上下功夫,也要在提升耕地质量上用心。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像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耕地”“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强化土地的保护力度,方能孕育出更多的新收获,守住农业生产“命根子”,确保粮食产量稳中有进。

藏粮于技,打造粮食增产“金钥匙”。“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相同的耕地面积,要解决十几亿人的吃饭大事,我们不仅要保护好耕地,更需要插上科技翅膀,打造粮食增产“金钥匙”,方能更好地实现“藏粮于技”。“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要筑牢“大国粮仓”,让中国人的粮食饭碗装满“中国粮”,就需要我们打好“种业”翻身仗,推动更多专家学者把论文真正写在大地上,更好地实现科技种地、智慧种地,让粮食不仅高产,更能高质,满足新时期人民群众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

藏粮于民,筑牢民生安全“压舱石”。“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粮食稳产增收给我们吃下了一颗“定心丸”,要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稳,还是要在节粮减损上下功夫,珍惜每一粒粮食,读懂背后的艰辛、汗水和努力,方能让我们敬畏粮食,减少粮食浪费。粮食安全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关乎人民群众温饱,也需要人人负责,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养成厉行节俭、反对浪费、“光盘行动”等良好的习惯,营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良好风气,方能更好地“藏粮于民”,以“舌尖上的节约”守护民生安全,方能让“大国粮仓”的根基更实,民心更稳。(杭州之江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葛海燕)

责任编辑:陈亿洲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