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又失眠了,今天起得特早,舒展一下慵懒的身体,又即将开始一天的忙碌了。
或许是对这个校园太过熟悉了,放眼望去没什么特别了,与往常一样。天灰蒙蒙的,校园还仅保留着黎明前惯有的一丝宁静,但还是隐约地听到到汽车的轰鸣和市场的喧嚣,小镇渐渐热闹起来,我仿佛看到人们忙碌的身影了。于是,情不自禁的说了句:真早啊!
也许是昨晚的风太大了,跑道里散落着的落叶在我脚边飞奔,又有枝条吐新芽了。万物都在不断的忙碌中完成对生命的更迭,但不变的是他们始终都在守护着一个永恒不变的真理。虽然还在努力地控制着自己的胡思乱想,但又非常的渴望,如果早点来该多好啊!早,真好!
于是,简单收拾起脑海里散落的碎片,是该有想法了,是该写点儿事情了。
我小心翼翼地守护着自己思绪的阵地,生怕他稍纵即逝。虽然先人曾有“夕阳无限好”的黄昏之美,但这美中却透着淡淡的哀伤,唯美中怀抱着丝丝的无奈。所以我更仰慕于清晨的朝阳,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和积极向上的热情。“早”,能让人看到希望,“早”,能给人以动力,让人变得勤奋,驱使着一双双永不停歇的步伐。早,真好!
我怀抱希望,期待能够穿越时空的隧道,来与古人做一次亲密的交流,去探访古人对“早”的最美诠释,在古人“早”的康庄大道里“早”一回。无论是儒家学者,文人墨客还是圣贤达人,都给“早”赋予了生命和活力,延伸了他跨越时空的深刻内涵。也许是冥冥之中早有安排,先贤已为我们设好“早”的盛宴,但却唯恐自己的碌碌无为暴殄了这“早”的天珍,辜负了“早”的盛情款待。当我们还在大肆地挥霍着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时,那么,希望“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能够让你领悟到“早”的弥足珍贵;孟郊有诗“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告诉我们立志须当下,奋斗趁年轻;如果说“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能够唤起你的奋发图强,那么“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则会让你看到古人的勤勉。所以,“早”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精神,一种跨越千年的真理。
先人留给我们太多太多值得宝贵的东西,但为何总与我们擦肩而过,与之失之交臂,细思量,总有种头涔涔而泪潸潸了。告别古人,我便在百草堂逗留一圈,感受鲁迅先生奇趣无穷的童年乐园。“人面不知何处去”的凄凉阵阵涌上心头,没有了油蛉的低唱,没有蟋蟀的弹琴,也没有了人形的何首乌,唯一不变的只有三味书屋桌面上“早”的永恒。这“早”,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一把打开束缚与桎梏的钥匙,是千古佳话的传播使者。
“早”在浩瀚的苍穹繁星点点,数不胜数,但如果你细细找寻,便会找到专属于你的最亮的那一颗。当你在真正融化了“早”的真谛,并与其并驾齐驱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会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那一棵刚劲的松柏。让我们一起来“早”吧!
“早”,真好!(海南省琼中县中平镇中心小学 李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