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卧龙社区是新华街街道常住人口较少的社区之一,辖区群众居住分散,党支部提出用小巷文工队来聚集常住群众,搭载红歌传唱、红色宣讲、图书传阅和化解纠纷四个主题,走到群众中,传思想、听民声、解民忧。
“小巷文工”传唱红歌。卧龙社区由社工组成的小巷文工队,他们既是社区的文职调解员,又是深入群众的“文艺轻骑兵”,传承着走好群众路线的优秀基因,用最朴素的方式,守护着一方小巷的安宁祥和。小巷文工队每月一次的文工演出,都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给小巷带去不少欢乐。高亢的歌声响彻山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唱支山歌给党听……一首首歌颂党恩的歌曲,带领群众沿着歌曲的历史脉络,重温党的丰功伟绩,颂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传唱红歌激发了群众参与社区活动的热情,彰显了卧龙社区党支部紧扣区委提出的“社区靠群众、群众靠发动、发动靠活动”的精神实质,是勇于践行的缩影。
“小巷文工”红色宣讲。卧龙社区党支部深知面向群众传播党的伟大理论至关重要。在全面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的前提下,面向群众宣讲好党史故事。文工队员发挥宣讲队员作用,快板在手,一段段感人的党史故事讲出来,现场群众喜欢听,被英雄人物的事迹感染着、感动着。一些老党员、亲历者现身说法,讲述着为国为民艰辛奋斗的历史。卧龙社区党支部把面向群众讲好红色故事作为重点,根据身边人、身边事,让群众深刻体会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创造属于时代的辉煌。
“小巷文工”传阅图书。为了方便居住地距社区活动中心较远的居民读书,卧龙社区“小巷文工队”带来了“流动红书箱”,小小的书箱装满了各种“红色”书籍,刘大娘说:“这好呀,手机我玩不来,正好看看书,也能解闷儿。”接着王阿姨也说:“快给孩子借一本,正好放暑假了,当作课外读物,省的一天就看手机。”大家排着队,你一本,我一本,不一会儿红色书箱就空了。“流动红书箱”在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的同时,也促进了红色文化的传播和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
“小巷文工”化解纠纷。居民无小事,居民最迫切的事就是社区最急需解决的事。“小巷文工队”与居民促膝长谈,了解他们生活中的困难,倾听他们对社区工作的意见。在交谈中了解到:南大棚居民吃水困难,原来唯一的吃水井,最近坏了,用水只能用车从外面拉,要是碰上雨天路不好走更是难上加难。通过了解大家一起协商出两个方案,一是社区向有关部门上报协商,暂时用离村不远处水房的水。二是由社区牵头一起修理坏掉的水泵。协商治理共商议,不仅提高了居民的参与率,而且拉进了党群之间的关系,当好群众的贴心人。
“小巷文工”办好实事。为了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卧龙社区“小巷文工队”在活动中,为居民带来了免费量血压的义务服务。南大棚老年居民较多,部分老年人对高血压疾病意识淡薄,测量血压不是很积极,通过“小巷文工队”对高血压疾病的介绍,大家逐渐主动加入到“量血压”的队伍当中。有的老年人发现自己血压偏高,社区工作人员叮嘱他们一定要及时去医院进行详细检查。测量血压不仅是社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一个着力点,更是增强居民健康意识,提高居民健康生活的一个出发点。
卧龙社区“小巷文工队”不断推出居民喜闻乐见、别开生面的活动,在为居民带来服务的同时,也让居民拥有满满的幸福感。“小巷文工”是卧龙社区党支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提出的新思路,秉承人民至上的理念,带着为民情怀,深耕群众沃土,亦将绽放出七彩花朵,让辖区群众凝心聚力,做实做细上级党组织交办的工作。(宋丽娜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