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新泉镇红军路一直前行,到达新泉村、西村和北村的交叉口,可以看到一株树龄千年的大榕树。树下有几张板凳和藤椅,在这炎炎酷暑,从白天到黑夜,都有许多的老人和小孩在树下唠家常,嬉笑打闹......一幅惬意又充满生活气息的景象。而在感叹这么一幅树下纳凉的生活画卷何等美好的同时,亦在感恩,千年之前的植树者,虽未必能够享受到遮荫,却为后人带来了阴凉。
由物及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无私无我、甘于奉献的精神。作为一名当代青年干部,要涵养“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精神,甘为也敢为“孺子牛”。为推动发展、造福社会筹谋划策,添砖加瓦。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是艰苦奋斗的精神。大禹治水的故事流传甚广,妇孺皆知。禹在面对“汤汤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的严重局面时,没有胆怯,没有退缩,毅然挑起了治水重担。在长达13年的治水过程中,不畏艰苦,身先士卒,走遍大河上下,用神斧劈开龙门和伊撅,凿通积石山和青铜峡,腿上的汗毛都在劳动中被磨光了,终于使河水畅通无阻。这种精神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付出,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责任担当。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源头,我们要从中汲取营养,在满足当代人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同时,切实为子孙后代负起重大责任。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是公而忘私的精神。2020年伊始,,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拉开了庚子鼠年的序幕。这一场艰巨但又必胜的“战役”,一场全民动员,倔强不退步的“战役”,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共产党员们讲奉献、有作为的政治本色。84岁高龄,一往无前的钟南山院士,与时间赛跑,一天只睡3小时的李兰娟院士,“一线全部换成党员上”的“医学界李佳琦”张文宏主任,奔赴在一线,夜以继日在医院里、病床前坚守奋斗的医护人员、志愿者和各条战线涌现的抗疫勇士们。是他们临危不惧、视死如归,在困难面前豁得出,在关键时候冲得上,以生命赴使命,用大爱护众生。作为一名合格的党员,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当公私发生冲突矛盾时,或大公无私,或舍私为公,或先公后私。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是创新求是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七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讲话时提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四个必须,而如何开创未来?必须是立足于实事求是,开拓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用崇高的理想和非凡的勇气开辟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找到了革命的崭新道路;十八大以来提出的脱贫攻坚战、人居环境保卫战、乡村振兴战略......这些都是党史中的创新路径,都是如今中国高速发展的铺路石、舔砖瓦。作为一名青年,我们要破除思维惯性、摆脱依赖路径,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武装自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力创造新时新征程的新作为、新奇迹。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担当。我们是生在红旗下,长在革命烈士栽种的“大树”下的一代人,要在“大树”的遮蔽下悟思想、搞创新、办实事,在自己的岗位中为党的建设、人民的利益种下一颗颗“小树”,浇灌其成长,助推其发展。(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新泉镇人民政府 陈钰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