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百万买宅,千万买邻”。基层是推进社会治理的重心和基础,各种利益关系交汇,各种社会矛盾聚集,往往问题爆发在基层,妥善解决靠基层。前段时间有幸参加了福建省宁德市小区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学习。实地参观了福州市六个小区,六个小区的党支部建设因地制宜,深受启发。
一、选好小区支部书记,带好“头雁”作用。一是“不设限”选人。不拘泥于职业、身份、年龄、学历等条件限制,不受支部隶属、组织关系等政策约束,凡是政治可靠、群众认可、热心小区工作的,均可作为小区书记候选人。二是注重分层推荐、分类选拔,商品化小区优先选拔无私心的物业公司或业委会负责人,单位型小区优先选用单位推荐的有能力的在职党员或离退休党员,老旧小区优先选用从单元长、楼栋长中推荐出来的有威信的党员。
二、盘活社区资源,激活小区造血功能。小区一般都有闲置空间,通过优化小区内公共土地空间布局,重新规划,增加停车泊位,在满足居民自用车位的基础上打造“共享停车场”,提供收费停车服务。激活小区造血功能,不仅能增加小区物业收入,也可为小区电梯、安防等改造提供相关经济支持。更有实力开展一系列近邻活动,让小区“近邻”变“陌邻”。
三、解决好小区“一老一小”问题。“一老一小”问题是每个小区都要面临的民生问题,小区党支部在这一块工作上要用心。在福州小区支部学习中,有很多社区和小区都有“日间照料中心”、“四点半学校”、“老年人活动中心”。福州淮兴社区金辉泊郡小区“一老一小”问题就非常重视,小区党支部书记带头,小区党员亮身份做表率,一是小区挖掘“夕阳”力量,针对小区内老年文艺队受小区空间以及噪音扰民的困扰,无固定活动场所的问题,小区党支部积极为老人们解决活动场地问题,借用社区的会议室、给老人用于表演。二是请专长党员认领并开设绘本课、科学小实验课、低年级英语课、软笔书法课等解决学生暑期看电子产品问题。
支部要在基层工作中唱主角,保障必不可少。只有推动人向基层走、政策向基层走,把群众力量组织起来,建立坚强的小区党支部堡垒,让小区“陌”邻变“近”邻。(吴美玲 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鳌阳镇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