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党群服务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坚持“马上办”主动提速增效,把便民窗口打造成展示商都形象的“第一窗口”,服务群众的“第一平台”,深入推行“上门办证、送证”“开通预约和延时服务”等工作措施,不断提高便民服务水平,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一是树立“三心”形象。把群众当“亲人”。牢固树立窗口岗位责任意识和工作责任心,对窗口的每一件登记、办证等细小的工作都认真对待,定期开展“回访”“回头看”,真正做到用心服务。把群众当“朋友”。强调窗口始终保持“微笑服务”,窗口服务人员时刻保持足够的耐心,克服烦躁心理、厌烦情绪,沉得住气,做好解释,最大限度的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把群众当“家人”。针对群众办理业务时遇到的错时、不会使用手机、资料未带齐全等问题,及时研究制定工作措施,切实贴近现实需求,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二是拓展“三项”服务。推行“延时服务”。针对年检、办税、缴费等窗口办理业务高峰期现象,开展预约服务和延时服务,采取延时错时服务为群众办理业务。推行“上门服务”。针对一些行动不便和年龄较大的群众,适时推出“集中上门办证”“中午不间断服务”等多种便民措施,不分时段及时办理。开展“引导服务”。印发“便民联系卡”,方便群众业务咨询,减少群众往来奔波,真正实现了让群众少跑冤枉路。
三是打造“三型”窗口。打造“透明型窗口”。制作设立便民服务指南,把窗口经常性业务办理流程、所需的资料等通过微信、张贴上墙的方式进行宣传,减少群众因材料不全等反复跑问题。打造“亲和型窗口”。推行“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和“热心接待、诚心帮扶、细心办事、真心提醒”等服务,最大限度地为群众提供便利。打造“规范型窗口”。全面落实各项工作规定,对群众申请办理的事项,能当场办理的当场办理,不能当场办理的,做好相关解释工作,群众满意率达到99%。(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商都县组织部 王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