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 地方动态 > 正文

绘乡村振兴蓝图 赴美好生活之约

2021-07-06 15:24:48 | 来源: 中廉在线

宽阔干净的柏油马路通达到户,白墙红瓦的村民住宅整齐排开,青翠的草地牛羊成群,一座座亘古延绵的火山群与蓝天白云相互辉映,犹如一副草原风情画在我们眼前徐徐铺展,这幅画面展现的,正是前进村如今的模样!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乌兰哈达苏木的前进村委会,位于208国道与乌科公路交汇处。一处天然“火山博物馆”坐落在这里,火山群地貌奇特,保存完好,具有重要的科研和开发价值。全村总占地面积52.85平方公里,辖11个自然村。常住人口382户,1384人,全村现有耕地10800亩,其中水浇地8000亩,种植防芽网室棚280座,以马铃薯种植和种薯培育为主导产业。

加强人居环境整治,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首次来到前进村的人,很难想象到几年前这里的状况,村容环境脏乱差,道路泥泞、坑洼不平,“晴天一身土,下雨两脚泥”。近几年,嘎查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落实绿色生态屏障建设要求,大力整治环境污染问题,在村干部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干净整洁的村道,绿树成荫,全面安装了自来水和安全饮水设施,去年如期实施了“一户一厕”工程,解决了村民最基本的生活需求问题,同时大力修缮、改造各主干道路、村道道路硬化、美化面积达到100%。在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和村庄综合提升改造中,重现村容村貌,成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道路上名副其实的“前进村”。

发展“一抓三带”产业,激活乡村振兴动能

通过发展产业,开拓带动路径,促进乡村振兴发展。一抓“后旗红”马铃薯品牌优势,壮大马铃薯产业发展,依靠天然条件优势,找准发展着力点,采取资源共享模式,打破地域限制,按照“地域相近、产业相联、优势互补、市场联动”的原则发展产业。以“集体经济+农牧户+互联网”模式大力发展优势品牌,在产业基础和立地条件好的七顷地村建成了马铃薯网室大棚座,由村两委和农牧户共同经营,每座网室大棚年收益可达6500多元。“三带”其一是种植能手带动农牧户,依托七顷地村农户多年来种植培育“后旗红”马铃薯的经验和技术,全程为种植户给予技术指导,带动农牧民种植“后旗红”马铃薯,实现共同富裕。其二是村集体经济带动,在发展嘎查村集体经济工作中,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带动发展模式,促进农牧户增收。将集体经营的网室棚收益按比例返补给农牧户,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与农牧户“双赢”局面。其三是龙头企业带动发展,推动龙头企业与村集体互惠互利,通过政府引导,村党支部牵头,建立龙头企业带农牧户致富的长效机制。由嘎查村集体向北方马铃薯批发有限公司注资180万,企业年返21.6万元收益,同时,企业可解决350多人次的用工需求,实现了在村闲散人力的就业问题,同时助推了企业发展,实现了互利共赢的局面。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

2016年农业部将前进村委会七倾地村评为“后旗红”一村一品示范村后,2020年又被农业农村部授予“中国美丽休闲农村”称号。有了这两块金字招牌,同时借助国家火山地质公园建设机遇,加快构建以火山草原生态旅游为核心,研学、民宿、康养旅游协同发展的“1+N”旅游服务体系。坚持以生态优先,以保护为主的开发思路,融合火山草原旅游景区投资建设的整合和引进。持续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大力宣传火山草原文化,打造火山草原旅游品牌,建设游客中心、停车场等,全面规范火山景区旅游秩序,不断提升旅游服务接待能力。带动民宿经济圈、文旅康养产业,协同发展全业态旅游模式,积极对接周边地区,协同规划旅游路线,将旅游业经济发展壮大,以旅游业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以旅游业发展助力农牧户增收。

察右后旗立足农业资源优势,同时围绕火山地貌特色,将会以更加科学的方式来构建产业布局,将创新的理念融入其中,加速向高端产业、高质量产业转变,同时做好产业发展规划,为壮大旗域经济带动集体经济发展,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积极探索,砥砺前行。(郝磊 王晓栋)

责任编辑:万海男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