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通过打出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创人才引进模式,拓宽人才引进渠道,人才队伍结构持续优化,实现了各领域人才优势向推动发展集聚,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深化改革催生教育活力,自主选岗激发人才热情。2020年,砚山县依照“县管校聘”相关要求,在全县教育系统中深入开展在职教职工全员聘用管理工作,进一步扩大学校用人自主权,盘活教育人才现有存量,促进教师合理流动,优化师资配置,激活人事制度改革内生动力,激发教育人才干事创业激情。通过实施全员聘用,有效推动了“县管校聘”改革管理体制的落实,打破了教育人才交流轮岗的体制障碍,真正实现教育人才从“学校人”转变为“系统人”,乡镇内、校际间教育人才流动进一步合理,师资配置、学科结构进一步优化,教育人才干事热情进一步激发,学校管理进一步规范,育人质量进一步提升,砚山教育事业进一步振兴发展。
扎实开展“双招双引”优服务,“砚山速度”助推绿色铝项目落地。2020年,砚山县始终聚焦绿色发展“三张牌”和主导产业,紧紧抓住魏桥项目入驻砚山的历史性机遇,瞄准重点区域、行业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实施重点招商,扎实开展“双招双引”,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在推动一批重点项目落地的同时,引进了一批急需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引进各类人才600余人,其中:企业经营管理人才100余人、技术性人才500余人。持续开展“双招双引”不松懈。砚山县始终坚持“一把手”招商不动摇,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队招商,不定期听取招商引资工作情况汇报,安排布置招商引资工作,在全县上下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今年以来,先后有绿色铝产业链上下游企业32家到砚考察、洽谈,累计接待到砚考察企业100余批次(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接待近60批次),目前已有10家企业完成公司注册,11家完成选址,8家已签约,2家已动工,2家已运营。围绕全县产业布局和优势资源,相继策划、包装、推介了全行业具有投资价值的招商项目14个,纳入省级和州级平台包装5个。先后组织党政代表团外出招商10余次(党政主要领导带队外出6次),招商引资引进企业13家,实施国内合作项目44个,引进各类人才600余人,其中:企业经营管理人才100余人、技术性人才500余人。通过电子屏、电视、广播、网络媒体、社会招聘、学校招聘等方式,积极宣传动员各类人才加入到“绿色铝”产业发展中,截止目前,举行院校招聘14场,共收到报名应聘6890人,组织参加岗前培训2057人,入职聘用2101,选送至山东进行实训1321人。
优化服务环境奠基础。始终把强化服务意识融入招商引才引智的“骨髓”,让“服务好客商”成为一种本能,力促外来投资企业尽快签约落地和竣工投产。从洽谈、协议拟定、签约、项目备案、项目审批、注册登记、开户、用地保障、场平等环节,全程提供“保姆式、一站式、一条龙”服务,着力促成签约项目尽早落地投产。云南绿色铝创新产业园203万吨绿色水电铝项目从洽谈到签约,仅用了28天,从签约到开工,只用了65天;14天完成项目用地批次组件和上报工作,18天完成园区总体规划及修编,10天完成产业布局方案设计编制;省、州30天内完成了8000亩新增城乡建设用地指标调剂追加工作,4个工作日内获得用地批文;办理云南宏泰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在砚注册时,始终坚持“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路”的原则,2小时内办理了税务登记和公章刻制,1天内完成了公司注册;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场平工作,日均挖填土石方达33万方。砚山县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创造的“砚山速度”,为绿色铝项目的顺利落地投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坚持人才政策强保障。始终坚持《砚山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企业用工帮扶政策,积极鼓励企业引进高层次高学历人才并给予相应的奖补,不断激发企业为砚山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的热情与活力。经云南海中贸易有限责任公司申请,行业部门牵头初审,初核小组核实,县人民政府最终审定后,由县人民政府兑现公司2019年个人所得税返还资金7.56万元。
积极搭建平台促交流。为进一步加快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切实解决园区企业用工问题,砚山县积极搭建人才交流平台,借助与云南技师学院砚山分院开展“校企合作”机遇,依托砚山县工业园区为主体,鼓励引导县内企业与学校开展“订单式”培训,由公司提供机械设备和材料,学校为公司定向培训人才,接受培训的工人通过公司考核录用直接上岗,实现100%就业。依托职业培训学校组织开展创业培训,对县内有培训意愿的贫困家庭子女、贫困劳动力、农村转移就业劳动力等人员开展职业培训104期5495人,不断提高创业实体经营者的创业能力,促进人才智力交流,为县内企业输送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砚山县委组织部 苏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