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
一、社会各方对实施三孩生育政策的反响
对实施三孩生育政策,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三孩”政策的到来,将释放部分人群的生育意愿,增加出生人口数量,有利于减缓人口老龄化程度。也有人认为,现在一两个小孩就已经很辛苦,而且教育、医疗等成本较高,对于处于失业上升期的年轻父母,难以负担再多一个小孩重任。
二、影响三孩政策落地的重要掣肘,群众、相关业务部门对落实“三孩政策”配套措施方面的具体期盼和建议
1、影响政策落地的掣肘
(1)养育成本高
现在的物价成本高,养育成本较大。从经济方面来说,孕妇产检和生育的花费、孩子出生后必需品消费、孩子教育投入及孩子成长过程中产生的系列费用,其细算的合计数较高。此外,现在养育孩子都是精细化养育,父母将投入大量的精力去教导和照顾孩子,如果生育三孩,父母及家人将会对其更加关注,势必会影响前面孩子的身心健康和经济支持。
(2)养儿防老及女性独立等传统观念发生改变
在传统思想里,“养儿防老”“多子多福”“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女性应该在家相夫教子”等观念占据人们心中的重要位置。一方面,在这种观念里,即使一个人再成功,但如果没有生孩子(甚至是儿子),在老一辈的观念里,其人生都是失败的。但是,随着人们受教育的程度上升,人们发现,就算只生一两个孩子,凭借夫妇两人资产的合理配置和国家逐渐完善的养老体系,年老后也能过得幸福。另一方面,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女性受了较高的教育,独立意识越来越强烈,她们想要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多生一个孩子的时间成本,从怀孕到勉强能“缓一口气”可以上幼儿园的时间跨度,一般为三年。生三孩时大部分女性处在30-40岁之间,正是升职、创业及求学提升的“黄金年龄”,在这个阶段生一个孩子,可能对其人生产生重大影响。
(3)教育配备等公共资源配备不足
基于现实物质需求,育龄夫妇大多都要上班,部分怀孕女性,再生产后又将很快的重返工作岗位,没有过多时间亲自带小孩。只能通过家中老人照顾、请保姆照顾、学龄前教育机构托管等方式养育小孩。老人的育儿思想观念和年轻父母难统一,容易引起诸多家庭矛盾,家中老人多数年岁已高,没有过多精力带孩子;请保姆照顾成本高,而且很难遇到满意的保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有收费合理的专业学前教育托管机构对学龄前孩子进行托管教育,那么,必能给育龄夫妇生育二孩带来更多安全感。这其实就是教育等公共资源配备不足造成的。
2、群众、相关业务部门对落实“三孩政策”配套措施方面的具体期盼和建议
加大三孩政策宣传力度,加强对适龄适育人群的引导,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提升生育的意愿;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如实行差异化个税抵扣和经济补偿政策,降低家庭的抚育成本;进一步维护好妇女在就业、生育方面的合法权益,提升妇幼保健服务水平,同时大力普及优化孕期各项检查,保障国民优生。(贵州省锦屏县偶里乡人民政府 龙正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