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内蒙古自治区察右后旗乌兰哈达苏木七倾地村我就为之惊叹,这村庄青瓦白墙、错落有致、阡陌交通、往来种作者,皆笑脸相迎颇有新式农村的韵味。再到七倾地村才知道这村可不简单!该村是中国薯都“后旗红”马铃薯种植核心区;2017年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2020年被农业农村部评选为“中国美丽休闲农村”;同年央视农村村晚分会场设立于此。
乡风文明是它的气质;产业兴旺是它的骨骼;乡村振兴是它的目标。别看它现在这么“酷”要知道2016年以前,它还是个“小土鳖”呢!
延伸“一条路”,打动一方人
2016年之前,七倾地村的常住户大部分多住破落矮小的土坯房,通村的土路一到雨天便泥泞不堪。包村干部看到这样的情景便开始策划着谋发展、求改变。2016年实施危房改造工程,但当时的村民人心涣散加上农户对老房子的情感依恋,这项工程已于公布并没有得到大家的支持。包村干部通过党员示范凝聚人心,用了“浑身解数”才使得村民们一致同意将旧房都拆除,从此有了现在的青瓦白墙的新住宅。
要想富,先修路!七倾地村面向乌兰哈达三号火山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在修缮村街道时,也给七倾地村规划了一条景观进村路,夹路两公里树木林立,冬季梅花凌寒傲然开放;夏季绿柳成荫鸟唱蝉鸣,行在其中好不悠然自在!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村民都看在眼里,乡风民俗也随之和谐。
发展“一条链”,脱贫一方人
七倾地村水土质量好,适宜种植马铃薯,但一直在停留在种植这一环节。为此包村干部又为七倾地村规划了一条马铃薯产业链。2017年建成村集体马铃薯原原种繁育防蚜网室大棚60座,主要目的是鼓励和帮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自身努力发展产业摆脱贫困,至2017年以来前进村委会村集体经济收益稳定在5.7万元以上。为了补齐前进马铃薯种植短板,形成马铃薯种植完整产业链,在2020年新建马铃薯高标准日光温室棚4座,满足前进村委会对马铃薯种苗的需求,降低当地购置种苗成本,带动老百姓致富,同时每年也为村集体经济带来4.5万元收入。至此全村人口全部实现脱贫!
规划“一个点”,致富一方人
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怎么让村民富起来包村干部又在火山上“做文章”——规划打造一处特色景点。2018年由政府牵头七倾地村的脱贫致富带头人依托火山旅游资源兴建特色火山民宿,随着知名度的扩大火山民宿供不应求,小凉亭、阳光房、直播间、会议室......为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火山民宿也在不断优化升级。民宿的运营为本村提供了10多名就业岗位的同时也为村集体每年带来1.5万元的集体收人。现在春赏百花,冬观雪;雨季聆雨,晴看云的美好在七倾地村就能沉浸式体验。
看似寻常最崎岖,成如容易却艰辛。七倾地村还在进一步建设与发展,为接续打造一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包村干部们下定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决心、一任接着一任干的毅力、苦干实干只争朝夕,共同助力七倾地村的“再一次飞跃”! (察右后旗乌兰哈达苏木 20届选调生 乔亚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