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了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充分肯定了内蒙古自治区过去一年的工作,并对下一步的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
当前内蒙古自治区正处于发展转型的关键期、脱贫攻坚的巩固期和乡村振兴战略全面部署实施的起步期,在此重要的发展节点,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方方面面对于内蒙古地区的政治建设、经济发展、民族团结、文化弘扬、生态治理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指引作用,为自治区下一步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加强党史学习,以坚定信仰迎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从1921年南湖嘉兴的红船到2021年党和人民鱼水情深、水乳交融,中国共产党成立已然百年。百年征途,历历在目;百年前行,荆棘密布;百年荣耀,夺目九州。中国共产党人用百年时间建立起一个坚强的政党、一个富强的国家,向世人展示了我们的自强不息和敢闯敢拼。
在这一伟大时刻,内蒙古自治区作为全国第一个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作为李大钊同志直接领导和参与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地区,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为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党史提供了充足条件,因此必须牢牢遵循党中央对于党史学习教育作出的全面部署,不断深化和加强对于自治区党史的学习和教育,了解自治区老一辈共产党人和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奋斗历程和光辉历史,知晓自治区党的建设和发展历史,挖掘蕴含于其中的宝贵精神和品质,从而进一步指导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学习党史的同时,也要深刻把握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以史明理,以史增信。
一路向前,也要不忘回头,远方有辉煌未来,但也别忘记身后有来时的艰难和不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当初为什么出发要深深刻在心中,如此方能让党的建设之花在内蒙古自治区不断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终收硕果。
二、促进民族团结,将蒙汉情深注入自治区发展血脉之中
内蒙古自治区自成立之日至今已74年时光,蒙汉人民和睦相处在这片广袤大地之上,书写了祖国北疆蒙汉团结一家亲的壮美诗篇,获得了“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蒙汉人民用坚定地理想信念和十足的爱国之情筑起了一座钢铁长城,任何民族分裂的企图在这里都成为了痴心妄想。因此要持续促进民族团结,不断深化蒙汉共同体的观念,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真正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不断增强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积极推广国家统编教材势在必行,引导广大青少年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思想上凝聚起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爱国爱家之情,为共圆伟大中国梦注入不竭的青春之力和新鲜血液。
三、筑牢北方屏障,用坚如磐石演绎祖国北方最亮丽风景线
内蒙古自治区致力于打造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这就需要我们以史为鉴,立足当下,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打造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战略定位,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
脱贫攻坚决胜之战已经打赢,但这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发展的起点,要全面防止集中性、规模性返贫,做到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部署和铺开,打造绿色农业发展,推动相关产业迈向高端化和智能化,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让碧水蓝天、风吹草低见牛羊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金字招牌。
保护自然资源和维护边疆稳定刻不容缓、重要至极,这两项工作是我们谋求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做到这些,才能让内蒙古自治区坚如磐石的屹立在祖国北方,才能真正打造出一道亮丽风景线。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路在脚下,心属远方。只有集全区人民之智,才能创建出一个崭新的、耀眼的新型内蒙古,才能在党中央的领导下越走越远,越走越顺,才能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贡献出属于我们内蒙古的力量和智慧。(张晓宇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善岱镇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