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粮”性发展,民之所愿

2022-11-01 09:11:44 | 来源: 中廉在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粮食安全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作为一个永恒不变的课题,我们更要不断夯实粮食堡垒,持续提升产粮蓄粮能力。

我们当知国家为何能够社会稳定、人心安定,归根到底是仓廪充实。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为此,“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

“粮”性发展,就要保障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农民是种粮的主体,而近年来,大量农民进城务工的现象仍然比较普遍,究其原因,主要是为提高家庭生活质量。“因为信任,就好好把我们的事做好”。为此,我们要让农民的口袋鼓起来,让农民大刀阔斧猛劲儿干,没有后顾之忧,就要做到“三个保证”,即保证粮食有人种,保证粮食有销路,保证农民能获利。

“粮”性发展,就要藏粮于地。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家园,近些年,无下线的“非粮化”“非农化”行为对土地质量造成了一定不可逆转的影响,土地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不断的“变瘦、变硬、变薄”变得不再适合耕种,为此,国家在2013年中央农村会议中就提到要严防死守十八亿亩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粮化”“非农化”。当下,应加快建设标准农田,推进恢复土壤活力的进程,保护农民的“命根子”,就是保护粮食安全,保护人心稳定,保护社会安康,保护国家安全。

“粮”性发展,就要藏粮于技。光有满腔热血的农民对当下提高粮食产量的艰巨任务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想方设法”地武装农民的头脑,培养农民的商业思维,选品种,提品质,找出路,谋未来。当地招贤纳士,鼓励高层次人才以科技特派员的身份向下扎根,授农民以渔,支持科技下乡,大力投入高科技农机装备,鼓励农业科技创新,完善科技耕种设备,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

“粮”性发展,就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差、教育资源短缺、供水系统不完善等现象普遍存在,基础设施配置不完善,是农民不愿返乡创业、人才不愿向下扎根的一大难点,为此,如何优化资源配置,味乡村发展注入活力是吸引人才下乡,农民反乡务农的第一步。就要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打造“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人居环境,稳步推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进程,加快建设美丽乡村。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当下我国确实仓廪充实,但是这绝对不是我们挥霍的借口,没有人能够忘记1959年到1961年“野有蔬菜之色”的三年大饥荒,没有人想再经历食不果腹的岁月。唯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唯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只有居安思危,全社会范围内共同审视,才能最大程度上避免粮食危机,避免社会动荡,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积聚绝好位势。

无论是回顾历史,还是立足未来,我们都应该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多措并举,凝聚合力,久久为功。当下正值两个百年交汇节点,如何保证14亿人口“舌尖上的安全”,让百姓吃得饱,吃得好,就要求我们要紧紧握住粮食安全的主动权,即使外界环境变化莫测,也能够依托于本身的本领生存和持续发展。(马思佳 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委办)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毕业论文网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