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忆棉花的时代

2022-10-30 09:38:11 | 来源: 中廉在线

“一朵棉花做到头”,是故乡农人对安徽省蒙城县乡下农村从种到收到织造的概括,也是对妇人纺纱织布衣被家庭的赞誉。棉花的记忆千丝万缕地缠绕着我,最深刻的印象是拾棉花。因为方言的关系,蒙城县农村人称“摘棉花”为“拾棉花”,如今想来,这一个“拾”字,极富想象力。当秋天来临,天高气爽,白云飘过。棉田里棉花怒放的植株,因其高大又称之棉花树,一树之上,棉铃数以百计,一块棉花地,千棵万棵棉花树,雪白的棉花给人予圣洁、柔和、温暖的感觉。农人看着高兴,说是天上的白云全落在我们家地里了,要赶紧拾。六岁上学后,整天玩耍的日子结束,星期天,母亲会让我做些“挑羊草”之类的活,而跟着母亲拾棉花,腰间系一个“围腰”,听一众妇人说笑话,印象最深刻。

棉花树结果之前的花,早就让我讶异,是我少小时的一种困惑,花开之初为乳白色,不久便成深红色,花能变色?花为什么要变色?凋零后结出绿色小棉铃,棉铃渐渐长大,成熟时为褐色,然后开裂,不慌不忙地吐出棉花;棉花的白,是一望无际的白,让人耀眼的白,开放的白,从棉花树根到顶处的上下一身白;棉花树的高大,几乎能把我淹没,在棉田间穿行,枝拦叶缠,举步维艰。拾棉花说是拾,俯首即拾,其实并不轻松。从棉铃中拾出棉朵,需弯腰从根部往上拾,还要拾得干净。棉铃中往往有残余,得用手抠挖,棉铃似乎不喜欢人们摘出它的花,极坚硬且有尖刺,对拾棉花人并不“友好”:花由我开,何故尔拾?手被刺伤乃寻常事。农妇说笑话,也叫“田乱话”,那欢声笑语却听不懂了。无论如何,跟着母亲拾棉花,有学习农事劳动之初的自得,有了比路过旁观更深的印象。一闪而过的是土地的不可思议,为什么长稻谷?开棉花?似乎稍稍明白,乡人为什么把种田说是“种花地”。较为深入的思考,是在我做电力文学人,天天熬夜写诗的时候了,记得有这样的语句:“我拾起棉花,拾起不知是天上落下的,还是地里长出的白色云朵,在未曾污染的土地上,为我未曾污染的童心,拾起造物赐予我的温暖和纯洁。”

我的少小年代,总是有棉花相伴。晒棉花时在棉花堆上嬉闹,拣棉花时——上好的、次等的棉花经常混搭,村里的妇人纷纷抱怨说,“小赤佬,越帮越忙。”棉花织成布匹,过程如下:棉花去籽,弹棉花,纺纱,浆纱,筒纱,经纱,匀布,上机,嵌综,运梭等二十道工序。其中,除去弹棉花由男工完成外,余皆由妇女承担。弹棉花是力气活,还得有技术,专有“弹棉花人”,背一大大的木弓,串村走乡,在田间小路上喊:“弹棉花勒弹棉花!”棉花铺于蓆,木弓的弓弦在不断的锤打敲击中,使弦线奋力弹击棉花,一击再击,使之蓬松,成为棉絮,弹棉花人亦满头皆白,民谣唱道:“蓬蓬蓬,蓬蓬蓬,弹棉花人背着弓,弹出腊月弹出雪,弹成一个白头翁。”如果说棉花朵像天上的白云,那蓬松绵软的棉絮,可以拉出丝线的棉絮,就是白云吐丝织绵蓝天的景观了。然后是母亲在桌子上,擀出一根根棉花条,用纺车纺纱。因为白天下地,母亲纺纱的时间都在晩上。月上东山时,月光洒在我家朝东屋的门口,母亲便在月光里摇动纺车。那一盏油灯只伴着我,先是复习做作业,后来同学间传看旧小说,蒙城人有耕读传统,有的同学家里有晚清“扫叶书房”的水印木刻本,三国、水浒、红楼梦、西游记、金瓶梅、说唐全传等。有多半的字不认识,且夹杂着文言文,便边读边猜,竟让我看到入迷,连母亲摇动纺车的“吱呀吱呀”声,也不再入耳。随着月亮上升月光前移,母亲渐渐移动纺车,至门槛而停,“睏觉了”,我才从红楼梦里走出来。

棉花浑身都是宝,植株灌木状,因其高大壮实乡人称为树,拾罢棉花,这棉花树大片地闷闷不乐日渐干枯时,称棉花箕。拔棉花箕,需用一种专门的农具:拔棉花箕钩子。先用钩子钩住其根部,再奋力拔出。棉花箕打梱运回家后,再晒干,藏于柴屋。要等到过年蒸米糕时用,因其火力之猛、耐烧。棉花,锦葵科,棉属植物的种子纤维,一年生。人类种植棉花,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有作物之王的美称。其关乎国计民生之大计,从未有变。因调整耕地结构,蒙城县农村乡下人的棉田改为粮田,蒙城县土产的棉花已经消失。又见大块棉田是几年前在新疆,笔者去新疆沙漠油田时过塔里木河,恰逢摘棉花季节,夕照下,大野空旷,棉农寂寥,有摘棉花机穿行于大块田野中。落日时分,天上白云舒卷自如,新疆棉农歌舞而归。我忘情地坐在河边上,先是看呆,后来胡思乱想:倘若蒙城县还有棉田,亲人还在,也没有我和我娘拾棉花的份了。

蒙城县人种棉花,种出了与时俱进,种出了农民难能可贵的观念的更新,种出了抪种与节气相关的变化。1949年之前,蒙城县人种“中棉”,农村人称其为“小花”,植株矮小,铃果也小,纤维粗而短。1954年起“岱字棉”取而代之。其时我在读小学三年级。过年后,吃过晚饭互助组隔三差五在我家开会:要不要引种政府推广的“岱字棉”?老农唉声叹气,祖辈种“小花”,弃之不舍也!现在主引种:产量提高收入增加,何乐而不为?虽有不舍,那“小花”时代总是结束了。到“岱字棉”粗壮结实挺拔高大,开出大朵大朵的棉花,农村人无不喜乐。于今想来,人说每一块土地都有自己的故事,而种子的变更会使土地的故事随之变更,写下新的篇章。它改变了农村人的观念;它改变了地貌,和农村人赖以为生计的作物产量,它还改变了农村人与农时节气的关系:种“小花”,时在立夏到芒种;“岱字棉”则提前到了谷雨和立夏之间。植株密度从上世纪50年代前期每亩三千株,六十年代每亩五千株,七十年代后期改成麦垄套种,即先种麦子再种棉花。棉花的早期田间管理法丕然一变:松土、间苗、施肥、除草等农活,均在麦垄中进行。其中,农妇松土的技术含量最高,一把“小锄头”,轻手轻脚,小心翼翼,而又进退自如在鲜嫩娇弱的青苗间,其心灵手巧堪称一绝。

蒙城县曾是中国棉产地之一,历史久远。当时蒙城县,每每入夜便织机声不断,倘有月下夜行人,便在悠悠的灯火与千家万户的织机声中穿行,是为崇明一景:“玉宇机声。”

母亲种的棉花,母亲纺的纱,母亲织的布,母亲做的土布衣服伴我长大。儿时,蒙城县西北角的冬日冰雪严寒,我盖着母亲缝制的厚重的棉被,听着长江的涛声进入梦乡。我穿着母亲为我裁剪缝制的一身芦扉花布新衣,背着一个芦扉花布新书包,走进了三乐中学。我对棉花的记忆如此深刻,是因为那纱那布那一针一线,那母亲的爱,贴着我的肉贴着我的心,缠绵在悠悠岁月里。当我到北大做工农兵大学生,后来浪迹江湖,追寻着诗人和作家之梦,结婚生女回家时,母亲抱着她一岁的孙女,脸上的皱褶里嵌满了笑容。我记得最多的是母亲的辛劳、奔走、默默地纺纱织布的印象,那纺车声,织机声,便是母亲的语言,那是“寂静的轰鸣”,她作为我母亲的作品而存在,存在于我的穿着中,存在于我被温暖的生命中。过了一年再返乡,一头白发的母亲正坐在门口的长条板凳上,一边等我回家,一边纳鞋底。“妈,你不歇着还纳鞋底干吗?”母亲不语,回到里屋捧出一堆大小不一,绣着各种花样的小布鞋说:“等我老千年了,这些鞋子苇苇可以穿到十岁。”乡邻们捧着小鞋赞不绝口:“那针脚多密啊,那花样多时新啊。老太太真是一朵棉花做到头!”

每年清明返乡,我都要回到跟着母亲拾棉花的,已成为水稻田的那块记忆中的棉花地。我的眼前依然是棉花盛开,天上有白云飘过。时过境迁,天人远隔,离去的飘逝的,只是身形;不朽的,从未有瞬息分离的是“母亲”这一词语,包含了一切伟大和高贵的词语。当我沉浸于爱的回想,当我言说棉花、土布时,就是在言说土地的伟大,母亲的神圣。(王帅)

责任编辑:王帅
手机版
毕业论文网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