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正定法院坚持把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助力推进一流营商环境体系建设作为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新发展理念的有力举措,作为拓展延伸“三创四建”“双创双服”“三深化三提升”等活动有力抓手,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为全面提升县域经济活力和竞争力、提升营商环境体系建设水平提供了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一是优化诉讼服务。对涉企业案件畅通“绿色通道”,便利、高效解决民企纠纷,减轻民企和企业家“诉累”;进一步推进案件“繁简分流”机制改革,加快审前案件流转速度,高效、稳妥处理涉及经济转型、招商引资方面的法律纠纷,加大调解力度。
二是畅通救济渠道。依法受理企业针对人民法院在执行中执行行为或执行标的提出的异议、复议,及时立案、规范审查,严守法定程序,公正、公开、高效,确保企业在执行程序中的救济权利得到法律保护。同时,严格遵守审限规定,既要防止相关当事人滥用异议权利拖延执行,又切实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三是构建公平有序营商环境。树立平等保护意识,平等全面保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准确认定合同性质、合同效力,引导和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降低融资成本、拓宽融资途径,促进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法严厉打击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等犯罪行为,对于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依法从严进行处理,全力构建公平有序的营商环境,保护投资和交易安全,增强市场投资信心。
四是准确把握法律政策。严格区分经济纠纷与刑事犯罪的界限,严格执行刑事法律和司法解释,坚持“罪刑法定、疑罪从无”原则,坚决防止利用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对于在合同签订履行过程中产生的民事争议,如无确实充分证据证明符合犯罪构成的,不得作为刑事案件处理;坚决防止将民事责任变为刑事责任,充分保护企业家人身财产安全;依法加大对企业和企业家司法保护力度,严厉制裁侵害企业和企业家权益的犯罪行为,切实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五是加大法治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今年以来,先后开展疫情防控与企业复产复工法律常识100问》宣传、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河北省扬尘污染防治办法》宣传、民法典宣传等法治宣传活动,使平等、全面、依法保护观念深入人心;借鉴其他法院研究成果,结合自身司法实践和县域特点,出台《助力民营企业、农村健康发展 防范法律风险提示》(以下简称《提示》),从订立合同时的注意事项、合同履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企业治理方面注意事项、企业劳动用工方面注意事项等七个方面,对民企和农村健康发展作出法律风险提示,帮助民营企业、农村防范和化解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法律风险;同时,积极主动向社会传递司法谦抑、审慎和善意的理念,强化人民法院依法支持和保护企业健康发展的信念,为企业生产经营和健康发展创造良好法治氛围。(刘腾飞 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