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发表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强调,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组织部门必须以法治思维推动组织建设,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全面依法治国的坚强堡垒。
以法治理念促党性建设。新时代要求党员干部的党性必须坚强,基层工作任务繁重,不少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有所动摇,影响决策落实,“法令即行,纪律自正”,法治理念是党性建设的重要引领。组织部门要引导党员干部在思想上形成正确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思维,建立法治理念“总阀门”。要引导党员干部在行动中形成规则意识,严格用法治手段规范用权、公正用权、公信用权,确保做到公正无私地行权,任劳任怨地履职。
以法治标准促班子建设。新时代要求党组织的素质必须过硬,基层工作困难复杂,基层党组织素质稍有不全,就无法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法治标准是建设有力班子的重要参考。组织部门要当好选贤任能的“守门员”,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重要依据,把运用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和法治建设成效纳入干部绩效考核。要当好组织建设的“守护者”,严格对照党章党规的标准,深入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督促规范落实“三会一课”和民主生活会等党组织生活制度。
以法治手段促能力建设。新时代要求党员干部的本领必须高强,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一些党员干部在忙碌中失去方向,导致工作混乱,酿成差错,“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法治手段是能力建设的重要准则。组织部门要率先垂范,强化法治意识,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育人才、选干部、配班子等工作上做到处处有法律依据、事事有法治标准,确保各项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办事依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坚决杜绝心中无法、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的办事思维,形成党员干部依法办事新思维新常态。(福建省晋江市池店镇人民政府 徐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