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谢驻村工作队,把我们双方的工钱纠纷解决了。”近日,河北省张家口市槽碾沟村民张某以及杨某某因放牛工钱问题闹出的矛盾纠纷,在驻村工作队的调解下终于解决,双方握手言和。
村民张某因丈夫卧病在床丧失劳动力,自家养的牛无暇放养,便雇佣了同村的杨某某等九人代放三个月,双发约定好放牛完成后张某给付杨某某等九人工钱2100元。由于杨某某等人在排班上问题上未能协调好,有两天没有按时放牛。在剩余的十九天放牛期里,雇主张某便另找了别人给代放。之后杨某某向张某索要2100元工钱,张某认为杨某某等人没有按照事先约定尽到放牛的义务,只能给付1600元。杨某某等人则认为,他们只是两天没有按时放牛,之后的十九天是张某自愿放弃让其放牛,因此只能同意扣除两天的工钱。双方争执不下,闹到村委会解决矛盾,村干部找来赤城法院驻村第一书记刘宪军,来帮助调解这起矛盾纠纷。
在充分了解事情原委后,作为法院干警的刘宪军站在法律的角度对双方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释明,又从邻里关系角度进行耐心细致的劝说,化解双方对立情绪。刘宪军一边劝说杨某某理解张某的家庭负担重,生活不易,一边劝说张某考虑秋收季节各家农活较多,杨某某等人才造成排班出问题,双方应相互理解,维护和睦的邻里关系。在充分的沟通中,提出并不断调整解决方案,最终促使两家达成和解,张某给付杨某某等九人1800元。一场历时三个月的“小纠纷”最终顺利得到解决。
像这样调解工作,已成为赤城法院扶贫工作队的重要工作之一,针对时常发生的村民的山地林权、邻里关系、家庭等矛盾纠纷,驻村工作队积极与包村干部与村“两委”干部衔接配合,对村里的各类矛盾纠纷来龙去脉进行深入走访了解,制订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并积极进村入户开展协调,力争逐步化解矛盾,进一步营造和谐村级发展环境,助力精准扶贫。(卜晓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