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 综合资讯 > 正文

立足特色建乡村,实干笃行促振兴

2023-08-07 08:58:57 | 来源: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委组织部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民族要实现复兴,乡村必须实现振兴。要想实现乡村振兴,我们必须立足于乡村实际,要注重保护乡村的特色文化,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医疗卫生条件,进行教育改革以及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参与家乡建设,实干笃行,共促乡村振兴。

立足乡村实际,保护乡村特色文化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每个乡村都有着自身的特色,倘若在推进乡村振兴之时泯没地方的特色,那么乡村的后续发展便如若无根之木,无源之水,难以永续进行。中国发展的美丽乡村,必然是要各个村落得到发展的同时,能够实现相互之间的求同存异,实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愿景。所以我们要立足乡村的实际,因地制宜,依托乡村优势资源,充分挖掘和发掘乡村传统文化、民俗文化、传统手工艺等资源,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产业和文化,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和振兴。

改善基础设施,完善乡村医疗体系

推进乡村振兴,必须要先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交通运输设施,扩大农村道路建设规划,提高农村道路通行能力,助力乡村经济的发展。此外,也要完善农村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引进区域医疗资源,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满足居民基本医疗需求,使农村居民能方便地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从而提高农村居民整体健康水平。

实施教育改革,调动群众参与建设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实现乡村振兴,人才少不了,创新也必不可少。我们必须通过教育改革,引入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改善基础教育条件,降低教育贫困现象,从源头上为乡村振兴培养创新型人才。我们也要充分调动乡村居民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民主决策机制,在决策层面引入乡村居民更多的参与,如涉及乡村规划、项目建设、资金分配等方面,充分保障民主决策,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共促家乡经济的发展。

实现乡村振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推进乡村振兴,我们必须要立足于本地乡村的实际和实情,因地制宜地发展创新,走出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美丽乡村的振兴,需要全社会的通力合作,我相信只要干部和群众团结一心,齐心协力,以更大的决心、更新的观念、更有力的举措,共同发力,定能翻开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篇章。(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委组织部 王玥)

责任编辑:柠心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