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没有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就没有良好的发展环境。作为基层组织,要切实把保障社会安全的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
一是突出抓好安全生产。坚持把安全生产放在重要位置,坚守安全底线,时刻绷紧安全弦。集中清理整治违规用电、用火等行为。持续开展联合执法,加强对企业、在建工地、市场主体等重点场所的监管,深入开展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二是强化法治宣传,深化法律进村寨、进企业、进学校等基层普法活动,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提升群众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
三是持续在国家安全教育、扫黑除恶、电信反诈宣传等工作上下功夫,围绕重点行业整治乱象。对辖区安置帮教、吸毒人员、精神障碍患者、邪教等人员加强日常监管,防止肇事肇祸案(事)件发生。
四是坚持“预防在先、化解在前”,聚焦矛盾纠纷多发、易发领域,集中力量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精准消除隐患。及时掌握信访人动态,加强对信访疑难案件的分析研判,坚持“一人一策”,积极化解信访积案,有效维护社会稳定。(徐绍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