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地区,木质连片房屋相对较多,消防设施普及程度相对较低,农村安全隐患较为突出,仍需加大力度,多措并举,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建立农村消防工作机制。实行“政府领导、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的农村消防工作机制,建立工作责任制,明确镇政府、村委会各级消防安全工作责任人,层层落实消防安全责任。组建治安与消防相结合的农村群众义务消防队,结合治安检查,及时发现并督促整改火灾隐患。
加强消防安全知识宣传。在农村集市、活动广场等人员聚集场所以及容易发生山火、林火的地方设置明显的警示性消防宣传标语,通过院坝会、火坑会等群众性会议加强消防安全知识宣传,定期开展农村消防安全应急演练,不断提高村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加大完备消防设施投入。推动消防设施的升级和普及,在木质房屋连片村寨、人员密集场所等设置消防器材箱,方便群众取用。同时,加强对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确保其随时处于良好状态。
推广使用燃气等清洁能源。农村地区燃气等清洁能源的使用普及率较低,很多村民仍在使用传统的生活燃料,如煤炭、木柴等。这些燃料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火灾隐患。因此,积极推广使用燃气等清洁能源,能有效减少火灾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定期组织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特别是对农村柴草堆放、用电线路、燃料存储等进行排查。对排查出的火灾隐患要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要制定整改计划并明确责任人,限期整改到位。积极与公安派出所、安监、电力等相关部门加强沟通联系,建立联合工作机制,共同推进农村消防工作。(袁文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