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民生 > 安全 > 正文

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坚决保障 边境民族地区安全稳定

2023-08-11 10:52:58 | 来源: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交通局

5000年前,中华大地上“华”族概念开始出现,指代在这一片区域说生活的所有民族。汉朝以后,“中华”的族称开始出现,直到19世纪,近代民族学术语“民族”概念传入中国后,“中华民族”这个民族学词汇也应运而生。无论是“华”“中华”“中华民族”内涵均为定居在中国领土上的所有民族,即我国统定的56个民族。

可以肯定的说,我国所有民族,在历史上早已牢牢相连,是难以分割的共同体,无论在历史上、经济上、文化上还是社会上各个民族都是相互交融、彼此相连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在结构上具有“多元一体”的特点。无论是作为人的共同体还是作为文化共同体,中华民族都是“多元一体”的。习总书记指出,“我国历史演进的这个特点,造就了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核心是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多元”表现在各民族各地区丰富多彩的文化特色,“一体”表现在各民族、各地区文化在历史发展中逐步交融、整合形成的有机的文化共同体。所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全体中国人的共同体,也是各民族各地区文化交融的共同体,将56个民族个体或56个民族文化内容从中华民族共同体中抽离,中华民族概念只能是空洞的政治口号,不具有凝聚力。

我们要清晰的认识到,我们首先是中华民族,然后才是汉族、回族、藏族等细化民族;我们首先是中华文明,其次才是蒙元文明、中原文明等分支文明。只有树立好民族共同体的坚定意识,才能发展好各族文明的传承与文化;只有坚定维护好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才能促进民族区域的民族化、现代化建设。

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从教育抓起,尤其需要去除极端化。一是要从小树立好“我是中华民族中的某少数民族”的意识,增强中华民族归属感。二是要发扬好少数民族文化习俗,增加民族自豪感。三是要加强对社会群众的教育引导,发动广大群众参与反极端反分裂斗争,筑牢社会稳定人民防线,四是要引导宗教合理发展,使传统宗教成为中华民族统一稳定的坚实力量。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决定了少数民族区域的凝聚力,是发挥人民伟大力量的关键,各民族相互交融,紧密团结,亲如兄弟才能保证好少数民族区域的安全稳定,才能促进好少数民族区域的经济高速发展,才能维护好国家的长治久安。(杜昊容)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毕业论文网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