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总书记曾说过:“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安全一直是人民和社会最关心的问题。在构建国家大安全格局的当下,我们既要紧抓经济安全,也要抓生态环境安全,更要抓卫生安全等。当然不仅仅局限于这些,我们要强化安全意识,始终把安全观念贯穿于工作中,与实际相结合,做国家发展的“守门员”,推动发展实现质的飞跃。
严抓生产安全,实现经济飞跃。生命安全重于泰山,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需要重视在生产中的安全问题,然而生产安全与生产技术是不可分割的。习总书记曾强调:科技创新是核心,抓住了科技创新就抓住了牵动我国发展全局的“牛鼻子”。若没有强硬的生产技术,我们就不能实现从制造大国到智造强国的跨越。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在疫情的影响下,我国中小微企业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但是在全国复工复产的热潮下,我们仍要紧抓生产安全,要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把核心生产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实现经济的飞跃发展。
严抓生态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安全问题为啥一直热度不减,究其原因则是因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环境安全的维护,不仅仅能造福当代人,更是子孙后代发展的“绿色银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要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触碰生态红线,给百姓创造出蓝天白云、绿水青山、鸟语花香的景象,才能让老百姓住得顺心、吃得放心、睡得安心。
严抓卫生安全,提升幸福指数。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人民作为国家的主体,其生命健康问题历来是党和国家关注的焦点。从03年的非典到12年的中东呼吸综合征再到20年的新冠肺炎,在这一场场特殊的战疫中,人民的生命安全受到了严重的损害。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突如其来,人心惶惶。党和国家及时作出反应,从武汉一夜封城到全国各地“逆行者”支援武汉再到10天建成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等,这就是“中国速度”,是国家应对卫生突发事件的强有力举措。从疫情最严重地区到疫情最稳定的国家的转变,是举措有效的最好说明,是人民健康指数,幸福指数提升的最佳表现。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维护国家安全,任重而道远。在建设社会主义强国中,我们要把安全问题贯穿于工作,强化安全意识,把安全落于实处,构建大安全格局。(刘杨弘 漳州市南靖县山城镇组织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