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进入汛期以来,全国多地遭受暴雨洪涝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研究部署全国防汛救灾工作,并对各地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赴一线察看灾情,指导防汛和灾后重建工作,为各地防汛救灾工作指明的措施和方向,增强了打赢防汛救灾战的信心和决心。
党员干部要冲锋在前,守好防洪线。今年汛情来势凶猛,多地普降暴雨,暴雨持续时间长、强度大,多条水系水位超警戒线,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防汛压力和责任重大,各级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到防汛救灾的重要性,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人民至上,进一步完善防汛救灾预案,提升灾害预警能力,加强防汛知识宣传,合理安排人员值班值守。坚持灾情就是命令原则,汛情出现,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第一时间冲锋在前、深入抢险一线,以最有力的措施、最坚决的行动做好抢险救灾和群众安置工作,将灾情损失降到最低。同时,持续守好防洪线,组织人员进行应急值守,排查群众受灾情况,积极指导群众开展灾后重建,帮助群众尽早恢复正常生产生活,
党员干部要担当作为,筑牢责任堤。防汛救灾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的安全稳定,党员干部能否在防汛救灾中担当作为,体现了党员干部是否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是否真正践行了作为党员干部的初心和使命。在防汛救灾中,要坚决听党指挥,时刻铭记自己的职责使命,敢于担当作为,坚持履职尽责,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顽强奋斗精神,深入一线,深入现场,全力抢险救灾,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不仅要筑牢拦截洪水的堤坝,也要筑牢心中的责任堤,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把责任扛在肩上,付诸于行动上,将“堤坝”筑牢筑强,做人民群众的坚强后盾,保卫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作为党员干部,要切实守好防洪线,筑牢责任堤,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将防汛救灾工作抓牢做实,敢于担作为,发扬奉献精神,带领人民群众增强信心,战胜灾情。(贵州省黎平县水口镇人民政府 潘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