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各级党组织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落实“重实践”要求,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匡正干的导向,增强干的动力,形成干的合力,在以学促干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要在学习上下功夫,在工作上铆足劲,在成效上求突破,着力锤炼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实干意识,不断增强履职尽责的能力和本领,在新征程中彰显人生价值。
着力于“学”,打牢思想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以学促干”中要求广大干部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学知、思信、用行,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体现了认识和实践的统一,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内在联系。学知是前提,思信是关键,用行是目的。只有在学中思、在思中学,在知行合一中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政治素养,才能更好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基层党员干部要把学习当作一种能力提升,在“学”中思、在“学”中悟,要把学习当作一种实践需要,在学思践悟中不断提高干事创业的本领,做到以学促思、以学提能、以学促行,要把学习当作一种思想根基,不断夯实筑牢思想之源。
紧扣“干”字,加强人民意识。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为民造福就是最大政绩”的思想,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为老百姓办了多少好事,做了多少实事,作为衡量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指标。要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来共享。要把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过程作为践行群众路线、密切干群关系、增强群众感情的过程,作为解决群众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过程。要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大的格局,自觉同群众想在一起、乐在一起,自觉同人民想在一处、干在一处,真正将群众关心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实实在在、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把美好蓝图变成人民群众期盼的美好生活、现实图景。
突出“效”字当头,展现责任担当。“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需,我有所为”。党员干部要始终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善作善成,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人人尽责尽力”的战斗力,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志气、勇立潮头创一流的豪气、舍我其谁挑重担的底气,为党和人民履好职、尽好责。始终涵养“不解决问题不撒手”的一抓到底精神,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真正沉下身子、甩开膀子,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实际举措。(唐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