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百年党史,是一部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教科书,是党带领全国人民从一穷二白走到繁荣昌盛的百年历程。党员干部必须深入研究这本“教科书”,从党史中汲取“奉献之力”“奋斗之力”“创新之力”。
从“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中汲取“奉献力量”。回顾以往9年的新年贺词中,“人民”二字出现了80余次,这足以展示人民对于党的重要性。从中国共产党员在苦难中艰苦奋斗带领人民走向改革开放,到为了实现百色村走出贫困村称号,奋斗在脱贫攻坚路上的黄文秀,再到教书育人、用一生照亮大山女孩的梦的“燃灯校长”张桂梅......他们始终把人民放在首位,看的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从“时不待我、只争朝夕”中汲取“奋斗力量”。古人云,“有志者,事竟成”。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积极向上的思想意志是事情成败的关键,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在大风大浪中毫不畏惧,才能在充满诱惑的世界中不走歪路。身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应该坚定理想信念,汲取“时不待我,只争朝夕”中的奋斗精神,以优良的作风推动工作,做到在困难面前不退缩,不放弃。
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汲取“创新力量”。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一种态度,一项创新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走,需要历史的检验。要是在实践中出现实际与预想的结果不符合,原因可能在于部分创新想的太过“高大上”,过分注重形式主义,搞“面子工程”。身为新时代的基层工作者,在争做“吃螃蟹的第一人”时也要注重创新办法,谨防“面子工程”和“形式主义”的发生,要迈开腿深入群众中华调研,寻找“接地气”的发放。(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仁寿镇人民政府 郭齐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