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序交迭,岁月流转。2021年的最后一天,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2022年新年贺词。今年是从2014年起的8年间,第9次聆听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每每此刻,在习近平主席新年贺词的引领下,回顾拼搏奋斗的时光记忆,共享笃行不怠的韶华荣光,已成为国人跨年辞岁时期待和守候的必需品。
习近平主席的形象不改亲切而庄重,声音依然温暖而平和,语气仍旧坚定和勇毅,对渐行渐远的2021年,习近平主席用“大家忙了一整年,付出了,奉献了,也收获了“这么一句平白却漾着温暖而深厚的力量的话语进行了总结,慰藉了每一个为已之梦想、家之兴旺、国之富强而打拚的民众,你我在创造历史,历史将铭记你我。独特而亲民的语言风格,直击人心,拉近了与你我的距离,知心话,暖人心。
新年贺词的篇幅不长,多是对过去一年回顾和总结,习近平主席在贺词中简明的向全国人民表达了朴素的执政心声——“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传递了为民服务的不变信念和为国忧劳的无愧担当——“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回顾了“两个一百年”历史庚续传承的责任与使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翻忆了过去一年国民的奋斗与拚搏及国家的成长与成就——看到的、感悟到的是一个坚韧不拔、欣欣向荣的中国,当然新年贺词中港、澳共济,两岸统一的期盼和国际合作,命运共同体构建以及冬奥会、航天员还有海外同胞也都有包含。也少不了对大家诚挚的新年问候和国泰民安的祈愿和祝福。
其中“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虽仅16个字,最暖人心。“民之所忧”“民之所盼”乃是民之疾苦所在更是民心所系,能“我必念之”是志向与情怀,能“我必行之”则是勇气和担当,我们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习近平主席对民众生活有多么的了解和关注,也认识到了什么才是他心中最深和牵挂和惦念,历史会有记忆,历史更是最好的证明。在事关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根本性问题上,习近平从来无所畏惧,一往无前,这就是“必念之”“必行之”所赋予的底气。当疫情来袭之时,习近平说过的那句“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我们什么都可以豁得出来!”那就当是“必忧之”“必念之”所激发的豪气。再回想近年来种种利民、惠民政策的出台,前年扶贫攻艰的全面胜利以及各项民生保障工程的上马实施,无不彰显着习主席对这句话的躬身践行。而今,全体国民都知道在习近平主席那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永远不是“煽情的口号”而是用时间与行动为之赋能的真实写照。“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有这样能念民之忧而思,行民之盼而乐的国家领袖这实在是当今国之幸事、民之幸事。
旧岁千锦展,新年万象新,2021尚不舍终已辞别,2022虽初至欢颜相迎,愿你我追梦奋斗,共赴可期未来,就如习近平主席新年贺词中所言:“让我们一起向未来!祝福国泰民安!”(陈伟 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新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