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8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全会提出,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这些宝贵的历史经验可以归纳为十个方面的坚持。这些历史经验是长期实践积累的结果,是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并在新时代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这十个方面的坚持,不是片面孤立的而是紧密联系的,理解其内在关联,有利于我们更好得从中汲取精神养分,将宝贵经验转化为新鲜活力,为今后的实践夯实基底,指明方向,积蓄动能,创造优势。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VS坚持人民至上。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而历史恰恰是人民创造的。历史洪流之下,中国共产党历经千锤百炼,带领中国儿女浴血而战,护佑华夏民族涅槃重生,一路见证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风云变幻之际,中国人民始终是中国历史当之无愧的创造者。紧紧团结在党中央周围的中国人民,是这百年功勋实至名归的有功之士。
党的领导与人民至上之间具有内在逻辑性。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人民至上的共产党就没有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中国共产党生发于先辈们爱国爱民之初心,始终奉行为人民服务之宗旨,方能从各种政党中脱颖而出,不断壮大。中国共产党壮大的原因是人民支持,中国共产党的优势在于密切联系群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来自人民,亦需依靠人民,更要服务人民。保持同人民的血肉联系是党的根基、血脉和力量。
没有离得开人民这一群体的党的领导,亦没有少得了党这个核心的人民至上。因此,在工作实践中,坚持党的领导需要与坚持人民至上联系在一起,坚持为人民服务,亦是在巩固党的核心地位;坚持党的领导,同样是为人民当家做主提供支撑。
二是坚持理论创新VS坚持开拓创新VS坚持自我革命。一成不变注定为时代抛弃,墨守成规终将被历史淘汰。创新是不断保持生机活力的唯一出路。这种创新不单单是理论上的创新,更应当是实践上的开拓,才能创造真正脱胎于自我,独立于外力的自我革命之蓬勃景象。
理论创新需要我们清醒得认识到理论存在的进步空间,善于发现潜在的问题,勇于承认现有的不足,敢于否定完美的假象,为我们翻越思想之藩篱提供可能。开拓创新提醒我们不能躺在理论创新功劳簿上安逸度日,不能只挑好创新的部分创新,要磨炼“鸡蛋里挑骨头”的技术,率先发现创新过程中难点堵点,不断开拓创新的边界,保证创新的角度逐步细化、力度稳步强化、深度步步深化,让创新实践遍地开花、硕果累累。自我革命要求我们无惧脱胎换骨,勇于否定自我,审视自身之弊病,敢于直面现实中惨淡之部分,分析惨淡之原因,善于把握革新之关键,撬动陈旧之腐木,忠于革命之意志,为新发展突破旧我、野蛮生长、力争向上。
三是坚持独立自主VS坚持中国道路。独立方能自主。依靠外力来获得所谓的发展,好比从外部打破鸡蛋,看似是一条捷径,实则是一种危机,这不是幸运,而是灾难。没有独立之经济,独立之国防,安能有自主之意志?更何谈自主之选择?真真正正的独立,才能换来实实在在的自主。
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才是真正的中国道路。独立自主不是脑袋想想,嘴里说说,更要上路探探。马克思主义道路是救中国的良方,但真正让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道路,是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不断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应当有勇气有魄力去摸着石头过河,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我们可以有信心有信念中国之道路是先进之道路,是值得学习借鉴之道路。终有一日,我们自豪喊出,世界你看,中国很棒。
四是坚持敢于斗争VS坚持统一战线VS坚持胸怀天下。实力的最佳注解是敢于斗争。斗争精神首先是一种竞争意识。有底气有信心才能无惧挑战,奔赴赛场,果断出手,力争上游。斗争精神除了包含竞争意识外,其内核更在于不甘平凡,渴望辉煌。中国人向来不信命,不认命,不怕事,敢担事,故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志气,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气,有“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底气。敢于斗争,就是要斗天下不平之事情,争法理情理之所在。
斗争的目的不是为了分化,反而是为了团结统一。斗争的结果往往是辨明分歧所在,去除分裂势力,凝聚人民智慧,达成普遍共识,团结可团结的力量,形成统一战线。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离不开西安事变的逼蒋抗日,更多统一战线的形成少不了意识形态的冲突碰撞。
要敢于斗争,要统一战线,亦要胸怀天下。国之大者是一种中国态度,更是一种中国风度。这种态度与风度,更多得体现在对外交往交流的尺度上。中国发展红利,我们愿意与世界分享;中国防疫经验,我们主动与世界交流;中华优秀文化,我们渴望同世界对话。共商共建共享,互联互通互利,我们深知人类命运共同体之真切,故愿意同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成果,共担发展风险,共克发展难题,共渡发展困境。
坚持就是要坚定信念持之以恒,蓄力则是想蓄势待发力争上游。“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声音依旧明朗,国之强大是我们几代人不变的希冀。如今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正是在用坚持二字叩问中国发展之通路,亦是要以蓄力之势奔赴新的征程。(平潭综合实验区行政服务中心 高嘉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