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村到城市,从居民区到旅游景区,有关中国厕所的一场变革正悄然上演。中国早在1949年就开始了厕所革命之路,而我作为一名城市中的长大的孩子,直到成为一名选调生深入基层后才知道并亲自看到了“厕所革命”的其中一面“户厕改造”。
"一个土坑两块砖,三尺土墙围四边。"这曾是农村厕所留在人们脑海中的固有印象。与农村传统如厕“提裤子走人”的习惯相比,目前已改造的厕所却面临新的问题,比如,清洗不方便,清掏不方便等。政府在推进“厕所改造”的同时何尝不是对自身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考验,要打破传统几千年的农村如厕习惯,需要莫大的勇气。农村厕所问题本质上是民生问题、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是新时代振兴乡村的重要内容和要求。在改革过程中,要加强健康宣传,提高村民的卫生意识,提高农村的文明化程度,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树立新农村与新农民的形象。同时也要让村民们明白,厕所改革和良好的如厕环境有利于改善村子的卫生状况,只有农民的身体健康了,劳动力与生产力自然就会增多。而且农村改厕后,既可减少农田污染,也可减少农民的农业生产成本,有利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还能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从而推助乡村振兴。
在改造过程中,政府才是真正的答卷人,既要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需要改造的农村地区要广泛听取当地村民的意见,尊重他们的生活习惯,也要结合地理因素和气候特点,统筹规划,制定出合理的改善措施,提供相关的设计图纸,这样才能更好的推进户厕改造的发展。政府要考虑农民长久需求,超前谋划,严格把控相关产品与材料的质量问题,确保其使用寿命长久。还要统筹好资金,给予农民一些补助,积极采用先进的改革技术,减低成本,提高农民实施厕所改进的积极性。在农村厕所改革工作的过程中,要加大监察力度,确保进度和改厕质量。
在农村厕所革命的进程中,要发扬钉钉子精神,采取有针对性措施,继续把农村厕所革命作为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坚持求好不求快、扎扎实实向前推进,坚持质量第一、确保改一个成一个,办好实事,推动户厕改造工作的落实,推助乡村振兴的发展!(丰镇市浑源窑乡选调生 徐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