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很快,再过几日便是冬至,群山环绕的浑源窑乡已经披上了一层厚厚的白雪,不知不觉在这里已经工作了2个月了,这里让我切身的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推行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真正意义和良苦用心,通过和村民的交谈了解,在开展精准扶贫之前,他们大部分人每年收入不过几千元,还要维持一家子的开销,如果碰到家里人生病的话,会让本就拮据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现在一切都好起来了,有了利国利民的扶贫政策,有了先看病后报销的农村合作医疗,村民的日子越来越好了。
精准扶贫,让扶贫扶到心坎上
“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最早是在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作出了 “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 ” 的重要指示。经过大力的贯彻与实践,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扶贫是“责任”更是“情怀”。“把有限的时间拿来无限为人民服务”是雷锋的情怀,“当官一身穷,育林献国家”是杨善洲的情怀,“一生只为一条渠”是时代楷模黄大发的情怀。有了这种情怀,扶贫工作才能做到细致、精致、极致。精准扶贫没有局外人,脱贫攻坚不应当“过客”。作为一名新入职的选调生,在基层工作时的所见所感,让我更加坚定了扎根基层的决心。讲好扶贫故事,聆听扶贫强音,踏准扶贫节奏,置身其中,参与其中。尽管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但只要人人出力,个个有为,脱贫攻坚这场战役定会无往而不胜。
乡村振兴,谱写乡村新篇章
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逐步实现农业高质高效,农民富裕富足,农村宜居宜业。全面振兴意味着,要坚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五大振兴不能顾此失彼全面振兴意味着,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大振兴缺一不可,必须协调推进。
精准扶贫,赋能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视察时强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所对应的时间段不同、侧重点不同、机制不同,但二者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即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推进农村农业农民的现代化。强化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在脱贫攻坚的实践中,各地探索了很多助推产业脱贫的模式,就是将党组织活力变为脱贫动力,将党建优热变为扶贫动能促进扶贫和党建工作的双赢。(内蒙古丰镇市委组织部选调生 冯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