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基层”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广大年轻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下基层”的重要批示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心怀人民群众,迈出实干步伐,从“四下基层”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中感悟真理力量,汲取实践伟力,扛稳属于新时代年轻干部的使命担当。
以“扶摇直上九万里”的自信姿态扎深“信念”之根,让青春在基层开出“理想之花”。俗话说,空无一物的袋子立不起来。理论素养对党员干部而言,有之则为“硬核”,缺之则成“硬伤”。只有自觉投身“学海”里,像植物扎根一样探求哲理,像海绵吸水一样增长真知,才能更好掌握工作的主动权。理论学习的功夫要下在平时,养成潜心钻研的好习惯,日积月累,厚积薄发,让理论武装逐渐丰厚起来。年轻干部要将“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信念融入血脉、嵌入灵魂,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时时刻刻牢记我们的职责使命,直面民生难题和群众诉求,敢于迎难而上,坚持问题导向,把重点放在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上,做到与民同乐、与民同忧,把群众的难事办妥、办稳,把小事办实、办好,在基层一线土壤之中开出“理想之花”。
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姿态扎实“群众”之根,让青春在基层开出“初心之花”。基层是年轻干部联系与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为民服务的“主阵地”。年轻干部只有扎根群众才能“枝繁叶茂”。如今,不少年轻干部不愿听,怕事躲事,两耳不闻群众疾苦诉求;不会听,表面上看是认真倾听,实则心不在焉,“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不善听,到基层调研往往浅尝辄止、浮于表面,无法触及尖锐的“矛盾声”“困难声”。年轻干部扎根基层,要拿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遇到困难不退缩,多说“土味家常”,少点“书本理论”,眼里有工作、心中有群众,谨慎做事,敢于担当,要坚持干中学、学中干,结合工作需要学习,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要沉下心来用情用力,扑下身子履职尽责,善于总结思考,善于笃定钻研,在实践中出真知,在实践中长真才。在基层“土壤”开出“初心之花”
以“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斗争姿态扎正“实干”之根,让青春在基层开出“实干之花”。“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尤其要把基层一线作为向群众学习的大课堂,作为磨练意志品质的大熔炉,作为创造工作业绩的大考场。要经常走基层、问民生,倾听群众所想所盼,掌握基层真实情况,从群众切身利益出发谋划工作,特别是要下大气力解决好人民群众不满意的问题。用坚实的脚步丈量大地,用厚重的感情深入群众。以“攀过一山再登一峰、跨过一沟再越一壑”的干劲韧劲,深扎一个基层单元,深入了解实情,发现问题困难,提出真知灼见,强化干事之能,努力实现从制定政策“最初一公里”到落实政策“最后一公里”的整体贯通。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在基层“熔炉”开出“实干之花”。(乔秋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