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网评 > 正文

让乡村环境助力乡村振兴

2021-04-26 13:10:39 | 来源: 中廉在线

察右后旗贲红镇在实现全镇脱贫后,在乡村环境的治理上也下足了功夫,每村不仅配备垃圾车、垃圾箱还配备专门的保洁工人。这一举措不仅能阻隔病毒传播、减少疾病传染,保护村民的身体健康而且能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在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中感悟到自然的魅力、体味人生的真谛、收获内心的平和,从而保持心理健康。借着乡村振兴的东风,让我们的乡村呈现出“高颜值”和“好气质”。

美丽乡村的建设,要让农村既有“颜值”又有“气质” 。 环卫保洁员对镇主次干道、村委会、公共厕所等区域进行日常清洁,积极宣传引导村民不乱丢生活垃圾、不乱倒生活污水,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为群众人身健康保驾护航。同时,以“美丽庭院”为标杆,发动村民积极开展房前屋后、室内庭院、公共厕所等区域清理,消除卫生死角,努力实现“村庄美、厨厕美、人美、院美、居室美”五美并举、全面开花。镇领导经常与干部们交流中提到,我们不仅要让村民们富起来还要用我们手中的“神笔”绘就美丽乡村的新画卷,因为有“神笔马良”的乡村才最美,最让人难忘!

美丽乡村的建设,既要扮靓“面子”,也要扮美“里子”。以往村里铺张浪费、厚葬薄养、人情攀比、乱埋乱葬等陈规陋习,不仅败坏农村社会风气,更引起村民的强烈反感。近日,贲红镇人民政府召开多次会议,对于本镇墓地进行统一重新规划,结束了墓地占用林地、草地的乱象,形成了农村的“公墓”区,同时印发宣传单进行宣传,让村民们乱埋乱葬的不良风气不复存在。这一举措村民们积极响应,彰显新时代文明新风尚。我镇依托各村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村”智慧乡村信息平台等,抓好乡风文明建设,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深入推进殡葬改革、培育了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美丽乡村的建设,要平衡发展与生态的关系。我们常常陷入促发展还是保生态的两难选择:一方面,发展是改善村民生活,拉动经济增长、增强综合国力的必由之路;另一方面生态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保障村民健康、优化人居环境、实现永续发展的不二法门。其实,对农村来说,发展意味着更好的物质保障,而生态则意味着好的自然环境,二者缺一不可。这就要求我们平衡好发展与生态的关系,坚持发展和生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我镇在生态保护方面,严格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严格落实禁牧休牧和以村为单位的草畜平衡制度;全面推行林长、河长负责制,督促指导责任区内森林草原资源保护发展工作;全面开展破坏草原林地违规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严惩破坏草原林地违法违规行为;通过镇政府一系列举措,在发展与生态的关系上取得了平衡发展。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让脱贫后的乡村富起来、美起来,以农村环境治理为杠杆,促使我镇乡村由“环境美”转向“生活美”、由“外在美”转向“内在美”。坚持从我镇实际出发,治好环境问题的顽疾,补齐生态治理的短板,以乡村环境助力乡村振兴!(察右后旗贲红镇选调生 罗鑫)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