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7日下午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放在心上,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坚持生态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共产党人的行事准则。一切为了人民,是我党始终坚持的做事出发点。这要求我党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让百姓过上幸福安稳的生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推动社会经济等各个领域良性有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
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为民生福祉备“粮草”。古语有云,兵马未到,粮草先行。同理,要提高民生福祉,就需要强大的经济支撑。现如今,面对国际复杂多变的形势,加之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从求速度到求质量,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唯有走出高质量发展的道路,才能有效的解决发展难题,从根本上为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提供保障。
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为民生福祉添“动力”。习近平强调,要着力补齐民生短板,破解民生难题,兜牢民生底线,办好就业、教育、社保、医疗、养老、托幼、住房等民生实事,提高公共服务可及性和均等化水平。各地区应因地制宜,找出适合自己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有效解决民生短板,切切实实把“人民至上”践行到位。
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为民生福祉增“品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从原来的追求温饱到如今追求生活品质,百姓需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看到,部分地区、部分领域的发展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各地区应群策群力,多措并举地进行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有志者事竟成”。各地区应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将高质量发展与之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自身特色,发展优势产业,带动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依靠人民群众,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水吉镇留中村党群工作者 曹诗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