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伟大实践中,创造性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性、标志性的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新时代我国法治建设、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实践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人大代表们,要紧紧围绕当下工作重点,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职能作用,助力乡村法治社会建设,为乡村振兴凝聚法治力量。
充电赋能强本领,当好先锋示范。为进一步增强人大代表法治思想,引导人大代表主动带头学法、用法、遵法,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从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全面依法治国的正确政治方向.通过组织代表开展法律明白人培训,特邀专业律师为辖区人大代表进行授课普法,并组织代表集中观看法治警示教育专题片等形式,进一步强化代表法治意识,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模范行动带动身边群众,既提升了自身学法用法思想理念,又加强了依法履职能力。
探索机制创新,强化制度保障。始终坚持以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积极探索建立“党建+‘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治理机制,不断夯实基层法治治理基础,明确人大代表包片区、包村、包网格,压实责任机制,积极开展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同时将公益性岗位、村民组长等人员纳入“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工作,修订完善人员管理制度。按照网格化管理,共建共管基层网格区,配备基层网格员、联户长,为基层(社区)常态化工作开展提供“动力源泉”。
丰富宣传形式,巩固宣传阵地。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民主法治建设模范作用及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联合辖区司法所、综治中心等有关部门利用赶集日、民俗活动等开展集中宣传法治知识,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通过悬挂横幅、向群众发放宣传手册及各种宣传制品,让群众更加全面地了解法律常识,动员群众牢固树立法律意识,提醒群众要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切实做到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韦阳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