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组部公开了《关于十九届中央第九轮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其中强调了“地方领导班子”换届工作,以及各项干部管理、监督工作上的细节。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新一届村干部应当好基层群众的“守门人”;当好攻坚破难的“能力者”;当好严守底线的“吹哨人”,以驰而不息的姿态打开局面,建设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乡村风貌,满足群众的“新期待”。
当好基层群众的“守门人”,社情民意放心头。如果说基层是通往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那么村干部就站在群众家门口。都说村干部难当,难过人情关,那是因为他们大多是从小生活在村里,都是老一辈看着长大的,与群众感情深厚。当我问到为什么不拿补品去看望老人的时候,村书记说:“米和油才是他们最需要的。”作为扎根群众的村干部,要把群众当亲人,发挥好桥梁纽带的作用,保持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这一天然优势,在掌握村情村况上下功夫,。办事有计划、遇事有准备、待人讲情理,传递岗位温暖;听民意、纳民智、解民忧,社情民意放心头,站好门口的最后一道岗,前端多花一分力气,末端就少付十分代价,让群众困难不出村,群众诉求有着落。
当好驰而不息的“带头人”,推陈出新出奇招。在选举中脱颖而出,让别人高看一眼的同时也会深看一眼。新上任的村干部会有顾忌,怕被拿来对比,干起工作束手束脚,魄力不够,想法不多。船在走,水在流,如果只认过去的经验,一味走老路子,导致最后老办法不好用,新办法不会用,那么决策的有效性和实施的适配性就得不到保证。但是走新路,不是胡乱的拆旧建新,要保持清醒,不搞“一刀切”,不求“齐步走”,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调研,一定要谨慎对待,不能轻易下结论,避免“失真”。应当大胆设想,小心求证,既不讳疾忌医,也不深陷前车之鉴的囹圄。要彰显办事魄力,在关键时刻要“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丢弃“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漂浮作风和避责想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把政策提实,办法讲到位,力求施行水到渠成。
当好严守底线的“吹哨人”,廉洁自律做表率。开局之年,全面从严治党划重点,这是对广大干部的真正爱护。有人认为农村山高路远,没人问无人查,就不以为意。但党中央锲而不舍拿出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落实八项规定精神,持续纠正“四风”问题,就是为了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村干部更要做出表率,尤其是在换届时段,对于牵线搭桥,散布“内部消息”,“熟人好办事”的扭曲权力观要拿出“零容忍”的态度,做廉政底线的“吹哨人”,严守政治纪律,坚持刀刃向内,清楚沉疴积弊,以廉洁自律的作风建设为工作“拧紧螺丝”,从思想根子上巩固和提高“不求做大官,但求做大事”的思想觉悟,维护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新张集乡人民政府友谊社区党总支书记助理 潘书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