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工作的好坏,不仅事关各项政策的执行和落实,更是党和政府形象的关键所在。基层干部长期在农村第一线,工作涉及方方面面,而对于现阶段的基层党建、乡村振兴、人居环境等重点难点,更需要基层干部撸起袖子、甩开膀子,以“勤”字当头,勤学理论、勤照镜子、勤系群众,才能激活基层“神经末梢”,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勤学理论,提升思想。学习是坚定信念、增强党性、提升境界的根本途径,是基层干部适应新时期新形势工作的必然要求。对于理论的学习要发扬钉钉子精神,牢固树立坚持学习、终身学习、学以修身、学以立德的理念,保持本领恐慌的危机感、能力不足的忧患感,把全面学习和重点学习结合起来,坚持干什么就重点学什么,缺什么就重点补什么,把不断学习实践、充实提高作为常态,以学铸魂,更好担当作为。
勤照镜子,严守纪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一定要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敬畏党、敬畏人民、敬畏法纪”。作风建设,从守规矩做起,坚决执行组织决定、坚决服从组织安排,把在基层工作作为最好的锻炼。只有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将党的纪律化为生命中的一部分,常“照镜子”,真照、细照、勤照,才能树立起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才能做到事事问心无愧。
勤系群众,践行初心。基层工作就是服务工作,基层工作就应该做群众满意的工作。“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这句话说起来简单,在基层做起来却非常不易。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乡镇基层党员干部,要真正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宗旨,就要坚持党的群众观点,走好群众路线,默默地工作、踏实地干事,带着深厚感情走到群众中去,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一些实事、好事,做好为民服务的实践者。(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两河镇 吕娜)